
警惕大腿肌肉拉伤
马拉松在国内是越来越热,可以说是一项全民运动了。那随着运动人群的增多,肌肉拉伤也越来越常见,它是跑步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当肌肉牵拉超出正常限度时,会造成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这种损伤可以是急性损伤,也可以是慢性损伤,多见于不充分的热身、肌肉过度疲劳或突然暴力。
肌肉拉伤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特点:活动时表现为刺痛,休息期间为钝痛,损伤部位可能有肿胀。根据肌肉拉伤的程度不同,损伤部位可能有瘀斑,同时伴有疼痛和膝关节或髋关节活动受限。许多情况下的拉伤可以自愈,但存在严重的组织撕裂时,应当咨询专业的运动医学医生,给予适当的医疗干预。
哪些大腿肌肉容易拉伤呢?常见的部位包括我们的大腿内侧、大腿后侧和前侧。内侧有四条内收肌从耻骨延伸到股骨,功能是腿内收,内收肌拉伤在跑步运动中经常发生,这个区域损伤特征明显,容易诊断。内收肌拉伤主要由于侧向运动引起,特别是突然变换方向。此外髋关节外展运动,也会造成这些肌肉组织拉伤。在大腿的后侧主要是我们的腘绳肌,它在髋关节和膝关节运动中均发挥作用,后方腘绳肌群由股薄肌、半腱肌、半膜肌及肱二头肌组成,主要起到伸髋关节和屈膝关节的功能,长跑运动中需要腘绳肌最大化功能来完成奔跑动作,故持续性运动会引起腘绳肌受损,其中以股二头肌最易受累。股四头肌位于大腿前方,由四块强大的肌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伸膝,同时协助髋关节屈曲。同腘绳肌一样,由剧烈奔跑或突然踢物引起的股四头肌猛然的收缩,或暴力打、砸等作用于大腿前方时,均可能引起股四头肌损伤
运动员如果出现了肌肉拉伤,都希望能快速恢复回到运动场,但很多却不明白休息的重要性。其实,任何类型的肌肉拉伤早期都应该采取PRICE原则(P保护,R 休息,I 冰敷,C 加压,E 抬高)进行处理,大多数人本能地试图通过牵拉或者揉搓等方法来缓解疼痛,但这些方法应当在肌肉恢复和愈合后才可应用。更全面来说,当确定肌肉损伤后,早期可以冰敷、加压包扎和口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来减轻肿痛。4-5天后适当热敷,使用较轻手法对损伤部位及周围肌群沿着肌纤维走形进行放松,逐渐恢复髋关节的正常功能和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一旦运动员可以无痛行走、坐和站立,可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屈伸康复训练,包括渐进性地肌肉牵伸训练和功能恢复训练。当肌力开始恢复时,才可以逐渐正常活动,继而进行一些具体的专项训练,包括肌肉增强训练,最后完全康复。
但话说回来,肌肉拉伤还是重在预防。运动员要养成良好的热身习惯,做好充足的准备运动,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及相应的微量元素,纠正不良的运动姿势、避免过度疲劳也十分重要。
本文是邬培慧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