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石症!你有过吗?(转载)
文章摘要:耳石症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但会导致眩晕。本文解答了耳石症患者常常关心的五个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
你是否遇到以下
一些“眩晕”的发病情况
抬头晕
低头晕
起床时晕
睡觉躺下也晕
翻身时还是晕
只能朝着一个体位睡觉
每次眩晕发作都是在上述体位或头位改变时出现,持续几秒钟就缓解了。
如果你的眩晕或头晕是在上述情况下出现,那么可能是耳朵里边的“耳石”在做祟了,我们俗称”耳石症”。

耳石症,这个诊断,只是我们临床上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其实它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因此从字面上,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这种“眩晕”是一种良性的疾病,不会像脑梗或脑出血一样,出现生命危险。
第二,它的发生(眩晕)一般只在体位改变的时候出现,就如上面介绍的常见的几个体位;因此它又叫“位置性眩晕”;并且每次眩晕持续的时间一般在1分钟以内就缓解了。
如果你出现上述几种情况的眩晕,那么你“耳石症”的诊断基本可以确诊了。

以下是耳石症患者常常关心的一些问题
问:耳石是我们常说的耳屎?
当医生跟患者说,你的眩晕是耳石症导致的,很多病人经常很迷茫,第一反应就是问医生,我经常掏耳朵,怎么还会有“耳屎”。是的,你误解了医生的意思。
我们说的“耳石”,并非耳道内的“耳屎”;耳石来源于我们内耳;而耳屎是在我们的外耳道内。两者其实相隔十万八千里。
问:那么我要问了,既然它不是耳屎,那么这个“耳石”从何而来,是真的石头?还是说像肾结石或胆结石一样,是后天自己长出来的?
是的,这个耳石,是一种真的石头,研究发现它其实是一种碳酸钙结晶,跟肾结石和胆结石是不一样的。它与生俱来,自出生便伴随着我们。它来源于我们内耳耳石器官(又叫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耳石颗粒,正常情况它维系着我们人体的平衡。如果没有这个耳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非常痛苦,因为缺少它我们将无法维持正常的平衡功能,无法行走,无法生活。
问:既然耳石每个人都有,那么为什么我的耳石会脱落?
目前关于耳石脱落的机制及诱发因素尚不清楚。目前的研究认为可能与一下情况有关:
劳累、熬夜
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末梢循环
女性更年期时,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缺钙
另外还有一些老年性的,耳石器官老化,导致的退行性改变(我们常形象地跟病人解释说,年纪大了,胶水老化了,耳石粘不住了)。
此外,我们还经常遇到一些继发性的因素,比如:
突发性耳聋
感冒后继发前庭神经炎导致耳石脱落
一侧耳部外伤之后出现耳石脱落
有些患者在补牙的过程中
因磨牙槽震动后
导致耳石脱落
此外,还遇到一些患者术后长期一个固定卧位睡觉,耳石因长期重力的作用导致脱落。
问:耳石脱落后,为什么体位或头位改变后出现眩晕呢?
其实在临床上并非所有耳石脱落的患者都会出现耳石症的临床表现。
只有耳石从耳石器官(椭圆囊斑或球囊斑)上脱落后,当我们躺下睡觉的时候,耳石颗粒随着重力的作用滑落至半规管内刺激了半规管内的前庭感受器。
由于我们的半规管内一方面充满了淋巴液体,另一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庭感受器,我们叫做壶腹部。
正常情况下,当头部运动时,半规管内的液体冲击壶腹嵴,使人获得运动感觉。
当各种原因导致原本位于椭圆囊斑上的耳石颗粒脱落,游离进入半规管时,只要头位移动,受重力影响,如翻身、起床、抬头、低头动作时,耳石碎片就在半规管内沿管壁移动,或者粘附管壁晃动,带动半规管内液体静流压,这种耳石在半规管内移动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刺激壶腹嵴,使人产生眩晕、或头晕。
问:那么阿拉(上海话)要问了,我们耳石症所致的“晕”,跟颈椎病变导致的“晕”有何区别呢?
是的,临床上笔者遇到不少耳石症的患者误诊为颈椎病,采取各种颈椎固定法、推拿法、悬吊法进行治疗后、甚至还遇到不少误诊为颈性眩晕,而进行了手术治疗;但术后还是一如继往地晕,殊不知你的晕是耳石症所致。
的确,在临床上不少耳石症的晕被误诊为颈椎病所致,因为两种疾病在某些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比如头位转动到某个位置时出现头晕,或者抬头低头时出现明显晕感。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快速的帮助你鉴别两种疾病:
(1)耳石症引起的晕,一定是眩晕;而颈椎病导致的晕,主要是头昏不适,不太会出现明显的天旋地转;
(2)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定是在伴随着重力的改变,如从座位至卧位;或从卧位至座位;或者卧位时从一侧翻到另一侧时的重力的变化;而颈椎病往往是头位转动到某一个角度的时候出现;
(3)耳石症引起的眩晕,一般持续几秒钟或一分钟以内缓解;而颈椎病导致的晕,一直持续;
(4)此外耳石症存在一定的自愈性,很多患者会出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情况;而颈椎病短期之内很难缓解。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别要点是耳石症导致的眩晕,在做相关耳石体位诱发试验时会出现相应的眼球震颤,通过眼球震颤可以明确哪个半规管有耳石。
问:神秘的耳石症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那么得了耳石症该咋办呢?
由于脱落的耳石颗粒,主要为碳酸钙结晶,常规通过药物,是无法将这些碳酸钙颗粒化解掉。因此,目前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即将滑落至半规管内的耳石颗粒通过体位的变化(半规管角度的调整)将其重新复位至前庭的椭圆囊和球囊。
—转载上海新华医院科普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