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婴儿趴睡窒息”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一个新手妈妈听信非专业培训的误导,在视频监控下,亲眼看着持续哭闹的婴儿发生意外——婴儿猝死综合征,是因为无知、无判断能力、求助不当……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就这样消失了,着实令人痛心!
一、何为婴儿猝死综合征?
婴儿猝死综合征(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SIDS),系指引起婴幼儿突然死亡的症候群。
国际上公认的定义:是指婴儿的突然意外死亡,经过尸检进行病理解剖也不能发现明显的致死原因,而且无法根据患儿健康状态及既往病史预知,在婴儿出生后2周~1岁期间的死亡原因中占比较高。
SIDS发病分布与全球,曾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年有大约4000名婴儿死于SIDS。
极少数可观察到婴儿突然发生青紫、呼吸暂停、四肢瘫软、不哭,也无任何挣扎迹象或任何症状。
部分死于SIDS婴儿,有拳头紧握或抓着衣服,身体位于床角处,说明婴儿曾有过挣扎……
发病高峰月龄:主要发生在6月龄内,特别是2~4个月的婴儿,仅有不到10%发生在6月龄后(来自2011年美国儿科学会的数据)。
发生时间:多发生在半夜至清晨,几乎所有SIDS都发生在睡眠中。
季节特点:高发于秋季、冬季和早春时分。
二、SIDS的原因
SIDS的原因尚不明确。
虽然大多数是由于心肺神经控制机制障碍导致心肺功能异常,但引起死亡的功能障碍可能是间断的,或是暂时存在的,并可能包含多种机制。
可能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时,在疾病急性期或康复期突然死亡,也可能发生在看上去完全健康的婴儿中。
三、高危因素
虽然发生原因并不清楚,但是,可能与某些危险因素有关。
Naeye曾提出过筛选SIDS高危儿的标准,包括母亲及婴儿的因素:
孕母方面:孕期有过贫血、吸烟、感染、蛋白尿等
婴儿方面:分娩时头型明显变形,出生后需要氧气治疗、异常的拥抱反射、Apgar评分≤6。
1、与婴儿的睡姿密切相关
仰卧位时:呼吸道处于保护性的解剖体位,呼吸道位于上方,食道处在下方,一般不易发呼吸道受压或堵塞,呼吸顺畅、安全。情况。
俯卧位时:婴儿食物为液体,食道下端括约肌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内,再倒流至咽喉部、进入呼吸道;也容易因呼吸道受压、扭曲而呼吸不畅……发生缺氧、窒息。
仰卧位时:处于保护性解剖位

俯卧位时:易发呼吸道受压或堵塞
2、婴儿的床具:过软的床垫、床褥及枕头,使婴儿身陷入其中,床上的保护性围垫及其他物品,均容易遮盖婴儿的面部、堵塞口鼻,增加缺氧、窒息的风险。
禁用:过软的床垫、过多的包被

禁用:床栏围垫
秋冬季气温下降,为御寒使室内温度过热,或婴儿包被过多。嗜烟、嗜酒及毒品,无法保证照顾婴儿时的敏感反应或及时回应孩子,与成人同床睡眠时,婴儿吸入二手烟及/或获氧不足……早产儿、呼吸暂停、心肺疾病及可能导致婴儿缺氧的各种其他因素。
综合措施预防SIDS
预防SIDS,一定要采取科学的育儿理念和综合的措施,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从睡眠中突然惊醒,是人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性机制,睡姿决定了醒来的频率。睡着时,呼吸、心率都将减慢,血压下降,甚至还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的表现;而从睡眠中醒来,则使血压升高,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快。研究人员发现,发生SIDS的婴儿缺失了这种自我保护机制,趴着睡不仅很难让婴儿觉醒,而且还会降低血压是脑供氧量降低,增加窒息风险。
安全睡姿
安全警示:有个别的父母,认为孩子趴着睡更踏实,而固执己见……一定要明白,趴着睡时,婴儿更容易吐奶、发生误吸,而伴随的风险及后果也更严重,因此,请立即停止给婴儿趴着睡!到了4月龄左右,宝贝们开始会翻身了。但是,由于颈部肌肉及四肢还不够强壮,还不能随意、自主控制去调整自己的体位,一旦发生危险,无法自救曾有某婴儿发生SIDS,调取监控录像查因发现,婴儿从侧卧睡翻身到俯趴睡之后,不会调整体位而发生了意外……因此,需要父母及照护人及时帮婴儿纠正睡姿,如果吐奶或胃食管反流,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误吸进入呼吸道,导致缺氧、窒息等严重的不良后果。预防SIDS:禁止婴儿俯趴睡姿,也不建议侧卧睡姿。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简称AAP)建议,婴儿的睡姿应该是仰卧位,这是最安全的睡姿。而趴睡及侧睡增加了SIDS的风险。为便于母乳哺育及照顾婴儿,建议母婴宜睡在同一房间,但不睡同一张床,小床紧挨大床,婴儿可睡在自己小床上。安全警示:为方便哺喂和照顾小婴儿,建议母婴同室、不同床,不宜让婴儿睡在父母中间,以免被成人压到、因缺氧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而使婴儿发生呼吸暂停、窒息……
不宜睡在父母中间
母乳哺育的婴儿有更多的碎片化睡眠,他们在0~6月龄期间,大部分还是跟妈妈同睡,相对于人工喂养婴儿而言,他们更不容易发生SIDS。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简称AAP):建议母婴同室不同床,才是一种理想的睡眠环境安排 (AAP, 2011),但没明确指出应该持续到孩子多大。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中心(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国)(UNICEF U.K.):建议在头6个月保证母婴同室。澳大利亚:建议母婴同室直到婴儿到6~12个月大以后。有研究证明,母亲吸烟或婴儿吸入二手烟(有家人吸烟),都是SIDS的高风险因素。因此,保持婴儿居室内空气新鲜,禁止婴儿父母及家人吸烟,避免吸入二手烟、三手烟,有助于预防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儿发生呼吸暂停或窒息。保证婴儿床使用坚固的床垫、紧致的床单,婴儿床上不放任何东西。6、适当的衣服及包被
在寒冷季节,避免室温过热,建议不超过22°C。
给婴儿适当的衣服,避免过多的衣被,除安抚奶嘴以外,避免在床上放织物、枕头或玩具等物品,以免遮盖婴儿面部、堵塞口鼻……
自从1994年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婴儿猝死综合征联合会等共同发起安全睡眠运动以来,全球因SIDS引发的死亡降低了80%。
全球已经达成共识:仰卧位才是婴儿最安全的睡眠姿势,是防止SIDS的重要措施。
1、趴着玩:在清醒时,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训练婴儿俯趴、抬头,锻炼婴儿的控头能力,有助于学习和认知发展,锻炼核心肌群,为大运动发展打下良好基础。2、仰着睡:在睡眠时,仰卧位才是婴儿最安全的睡姿,降低SIDS的风险,特别是在夜间。在清醒时趴着玩,在睡眠时仰卧位,它们本来就是两件事,千万不可混淆!
(图片来自网络)
(吴香兰医生原创,曾发表在个人科普公众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