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晓燕
刘晓燕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抽动症有那些表现?

3319人已读

什么是儿童抽动症

抽动症 (tic disorders, TD),也叫抽动障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 5~10 岁最多见,病情通常在10~12 岁最严重;男孩明显多于女孩,男女发病比例为(3~5):1。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或多部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是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碍。

什么是抽动?

抽动就是一种不自主、无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缩。

运动性抽动是指头面部、颈肩部、躯干及四肢肌肉不受控制的、突发的、快速收缩运动;

发声性抽动实际上是口鼻、咽喉部肌肉及呼吸肌肉群的快速收缩,通过鼻、口腔和咽喉的气流而发出各种声音。

抽动症有哪些表现?

抽动症的表现复杂多样。

运动性抽动:眨眼、斜眼、皱眉、挑眉毛、挤眉弄眼、拌“鬼脸”、眼球转动、翻白眼、张口、伸舌、努嘴、歪嘴、舔嘴唇、皱鼻子、点头、仰头、摇头、甩头、歪脖子、拧脖子、耸肩、动手指、搓手、甩手、拍手、握拳、挥舞手臂、甩胳膊、扔、敲打、伸腿、抖腿、踮脚、蹬腿、下蹲、踢腿、跺脚、蹦跳、捶胸、弯腰动作、扭腰、鼓肚子、吸肚子、扭动躯干……

发声性抽动:吸鼻声、清嗓子的吭吭声、哼哼声、咳嗽声、吱吱声、尖叫声、喊叫声、咕噜声、吐唾沫、吸吮声、类似狗叫声、鸟叫声、狼吼声;重复单个词或短语、重复语句、模仿言语、骂人、污言秽语……

抽动表现的特点:

(1)抽动通常从面部开始,逐渐发展到头、颈、肩部肌肉,而后波及躯干及上、下肢;

(2)可以从一种抽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抽动形式,或者出现新的抽动形式;先从面部开始,出现眨眼、皱眉、做“鬼脸”,当发展到颈部,可能会出现甩头、拧脖子、发出清嗓子的吭吭声、咳嗽声等;

(3)症状可以波动,时好时坏,可暂时或长期自然缓解,也可以因某些诱因而再次出现或加重;

(4)抽动在运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不是持久性存在,并且症状可以部分地、短暂地自我控制。

(5)常因为精神紧张、生气、惊吓、兴奋、疲劳、感冒、看电视时间过长、被人提醒而加重;

(6)常因注意力集中、情绪愉悦、心情放松而减轻,睡眠时消失。

参考文献:

1.永华主编.儿童抽动症 看看专家怎么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儿童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 实用版)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32(15): 1137-1140.

刘晓燕
刘晓燕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北京 线上诊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