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动症是怎么得的?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抽动症?
抽动症是怎么得的?
抽动症的病因很复杂,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抽动症可能是遗传和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
1.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Tourette综合征家族史阳性的儿童发病率高,大部分的Tourette综合征病例显示具有家族聚集性,并发现这些家族成员对抽动及强迫症状具有易感性。以上研究提示本病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具体遗传方式尚不明确。
2.大脑发育不成熟
有研究认为抽动症与大脑发育不成熟有关,抽动症患儿的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存在着结构及功能障碍。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一部分抽动症患儿在青春期自愈或症状减轻。还有许多学者研究认为本病与大脑的神经递质功能失调有关(包括多巴胺、5-羟色胺以及γ-氨基丁酸等多种神经递质失调)。
3.社会心理因素
儿童受到精神创伤、精神紧张可能诱发或加重抽动症状。尤其是目前竞争激烈,孩子学业压力大,学习负担过重,父母期望太高、干涉太多,家庭关系不和睦等,均可能诱发孩子抽动症状加重。
4.其他因素
有报道研究本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经常感冒、慢性扁桃体发炎的孩子易患抽动症,而抽动症患儿在发病前4-6周常有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病史,从而间接验证了感染在抽动症发病中的作用。有学者研究还与饮食习惯有关,如总是食用含色素及食品添加剂食物、含铅食物或大量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孩子,患病机会增加。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得了抽动症?
目前,抽动症的诊断仍以临床现象学诊断为主,需要排除其他可引起抽动表现的疾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DSM-V),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类:(1)短暂性(一过性)抽动症;(2)慢性运动或发生性抽动症;(3) Tourette综合征(又称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等)。具体如下:
一过性(短暂性)抽动症诊断要点:
(1)1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和/或发声性抽动(常表现为眨眼、扮鬼脸、或头部抽动等简单抽动);
(2)病程短于1年(抽动天天发生,1天多次,病程至少持续2周,但不超过12个月。某些患儿的抽动只有单次发作,另一些可在数月内交替发作);
(3)18 岁以前起病(5-10岁儿童最常见);
(4)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不是由药物如兴奋剂引起,不是由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所致);
(5)不符合慢性抽动症或 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慢性抽动症诊断要点:
(1)1 种或多种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病程中只有 1 种抽动形式出现;
(2)首发抽动以来,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 1 年以上(且1年中没有持续2月以上的缓解期);
(3)18 岁以前起病;
(4)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不是由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
(5)不符合 Tourette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Tourette综合征诊断要点:
(1)具有多种运动性抽动及 1 种或多种发声性抽动,但二者不一定同时出现;
(2)首发抽动后,抽动的频率可以增多或减少,病程在 1 年以上;
(3)18 岁以前起病;(症状可持续至成年,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患儿感到痛苦和烦恼)
(4)排除某些药物或内科疾病所致。
参考文献:
1.崔永华主编.儿童抽动症 看看专家怎么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 儿童抽动障碍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 实用版) [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7,32(15): 1137-1140.
本文是刘晓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