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郑艺明 三甲
郑艺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重症肌无力治疗-病情评估

4289人已读

重症肌无力患者表现为波动性肌无力,症状有晨轻暮重特点,病情多变,容易复发。从最轻的眼肌型到最严重的肌无力危象,病情进展如何评估?在治疗中如何客观评价疗效,以便指导专业用药呢?目前有一套成熟的临床病情评估体系,可以用于记录病情严重程度,甚至是许多新的药物研发的评价标准。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评估量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郑艺明

1)Osserman分型(改良):这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个重症肌无力分型,成人重症肌无力,分为眼肌型,轻度全身型,重度全身性,急性进展型,晚发全身型以及肌萎缩型等。可以用于评价目前患病状态,指导治疗,但不作为疗效评价标准。

2)MGFA分型: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制定的分型标准,根据眼肌/吞咽及呼吸肌/四肢肌肉受累轻重特点进行分型,也是作为分型依据,不作为疗效评价标准。

3)QMG: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应用最广最多的一个疗效评价标准,需要医生床旁进行专业的评估,还需涉及测力计以及肺活量测定等特殊检查完成评估,较难应用于门诊患者随访评估。

4)MG-MMT:肌力测定,测定从眼部至足部多组肌肉肌力,根据正常/轻度力弱/中度力弱/重度力弱/完全瘫痪等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可以床旁徒手操作,简便易行。但是需要医生专业的查体技巧。

5)MGC:综合多种量表的部分条目组成的评估量表,比较简单可行,跟QMG有相似评价效果,部分项目需要医生查体评估。

6)MG-ADL:最后介绍这个重症肌无力评估量表,是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由患者自评,从最常见的复视/上睑下垂到最严重的呼吸吞咽功能受累,都有涉及。重症肌无力患者可以自行评估,客观记录自己病情变化。非常适合患者自己应用,就诊时将自己病情变化的比较客观评分结果展示给就诊的医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目前可以进行以上重症肌无力量表的全套评估,指导进一步的治疗。此外,还提供最简单的MG-ADL标准化的自评量表网上填写,方便患者就诊时直接自评。以下是MG-ADL自评量表二维码链接供参考:

qrcode (1).jpg


郑艺明
郑艺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