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生长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吗?
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家长担心各种副作用。其实,正常人体内就有一定量的生长激素。为促进身高增加而注射的生长激素剂量,是正常人体分泌量的3-4倍。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幅度的升高,不会带来危害。因为正常人在青春发育期,自己体内产生的生长激素剂量也会增加到青春期前的3-4倍,并且出现青春期身高增长加速。
一些家长通过地毯式的疯狂学习,全面了解了生长激素的副作用。因此有家长问我,“茅大夫,注射生长激素后孩子会出现血糖升高和糖尿病,怎么办?”
其实,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很少出现血糖升高。因此家长几乎没有必要担心这个副作用。已有的大规模临床数据显示,接受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出现血糖轻度升高的风险不到1%。并且,在停用生长激素治疗后,血糖会马上恢复到正常。
曾经有一位妈妈向我咨询:一位13岁男孩,身高 152cm(-2SD),体重 75kg;为了促进身高增长,每天注射生长激素12单位。用药期间空腹血糖升高到7-8mmol/l,停药后空腹血糖下降到5-6mmol/L。多次用药停药都有这样的现象。因为担心糖尿病而考虑停用生长激素。我告诉孩子的妈妈:患者血糖升高,主要原因是肥胖,而不是生长激素治疗。肥胖患者本身就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生长激素只是让血糖升高提前出现了。即使不用生长激素,因为明显肥胖,患者将来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后来患者加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下降到正常。
另一例11岁男孩,身高偏矮,体型不胖,也在注射生长激素期间,发现空腹血糖轻度升高到7-8 mmol/L(正常为5-6 mmol/L),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孩子父母非常担心,认为是生长激素引起了糖尿病。仔细询问病史后,我发现患者母亲目前36岁,多次测定空腹血糖也轻度升高,在7-8mmol/L。进一步对患者及其父母的糖尿病相关基因进行检测,得出结论:患者存在遗传性糖尿病(MODY),来源于他的母亲。这种遗传性糖尿病,表现为空腹血糖轻度升高,一般不会加重。
通过这两个病例,我想告诉患者朋友,生长激素治疗一般不会引起血糖升高,除非患者存在肥胖、糖尿病遗传基因或其他高危因素。在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糖变化。万一真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也不必担心。因为生长激素引起的血糖升高,在停用生长激素后,血糖很快会下降到正常。
文章如果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文是茅江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