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屈光检查中的快散和慢散
每天要面对很多屈光不正的患者,屈光检查必需要验光,那么哪些人要散瞳哪些人不散瞳呢?散瞳是选择快散还是慢散?
我们先来看为什么要散瞳。为了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眼睛会像照相机镜头一样不断变焦,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调整晶状体形状来实现。而晶状体的形状是受睫状肌调控。散瞳药物就是为了麻痹睫状肌,让晶状体的形状不会变化,人眼处于调节静止状态,获得最真实的度数。
不同的散瞳药物睫状肌麻痹作用大小不同。比较常见的有阿托品、复方托吡卡胺等。阿托品散瞳需要先连续3天点阿托品眼膏,每天早晚各1次,第4天进行验光检查,并且再过21天才能进行复查配镜,因此也被称为慢散。
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不同验光中心可能在药物使用方法上有所区别。我们一般使用美多丽滴眼液,1次1滴,间隔5分钟共滴眼3次,滴眼结束后20-30分钟后其调节麻痹效果最高,开始验光,3小时左右几乎完全恢复,4-5小时后调节功能恢复正常。一般第2天至1周内可来复验配镜。由于所需时间较短,被称为快散。
慢散的睫状肌麻痹效果更彻底,但是由于慢散后瞳孔散大恢复正常需要3周左右,这期间会有畏光、视物不清等症状,因此我一般是以下这几种情况才进行慢散:
1)8岁以下,首次验光的儿童;
2)8-12岁,远视、高度散光、弱视等儿童;
3)快散后矫正视力欠佳等情况。
除了上述1)和2)两种情况的8-18岁儿童,一般我都会先进行快散。而19-39岁的人群,首次验光、远视、高度近视、高度散光、度数进展快、有视疲劳等情况也均建议快散,40岁以后调节能力下降,所以不再需要散瞳验光。
儿童调节能力较强,均应进行散瞳验光。散瞳药物一般来说不会对眼睛造成什么损害。通常每年进行两次散瞳验光,安排在暑假和寒假,既是屈光检查又可以放松睫状肌休息,一举两得。
如您觉得太复杂不能判断,最简单的就是听医生的。
本文是熊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