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人关注直肠,别让癌症找上门
之前的科普对结直肠癌的起因、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直肠癌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具有较大的地区差异,我国南方,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方,且近年来发病率上升趋势仍十分明显。直肠癌病因虽然尚未明确,但与其相关的高危因素已被逐渐认识,如食用过量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及纤维素食品摄入不足;缺乏适度体力劳动;遗传易感性;性别等。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们可根据该病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进行相应预防与管理。
一、饮食调整
(一)减少脂肪和红肉摄入:直肠癌的发生与食用过量动物脂肪及动物蛋白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高脂摄入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为低脂者的3.26倍,而摄入富含饱和脂肪的红肉亦为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有利于减少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二)增加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摄入:纤维素可以增加粪便量,吸附胆汁酸盐,降低直肠癌的发生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最高果蔬摄入者结直肠癌发生风险仅为最低者的一半。因此,应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纤维素的摄入。
(三)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在抗病防癌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增加膳食中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
二、生活习惯调整
(一)适度运动:肥胖,尤其腹型肥胖、适度体力活动过少为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因此,减肥和锻炼能起到预防结直肠癌的作用。
(二)戒烟、适度饮酒:烟草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害成分,为多种肿瘤的危险因素;而过量饮酒常导致急慢性酒精中毒,对身体危害极大。研究表明,过量饮酒者喉癌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明显增高。
(三)调节情绪及作息规律:研究表明,长期紧张、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状态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新陈代谢的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应积极调节情绪,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
三、加强自我监控与管理
(一)、加强高危人群筛查:对于直肠癌高危人群(>50岁,特别是男性、有结直肠肿瘤或其他癌家族史、吸烟者、超重、或有胆囊手术史、血吸虫病史等),应加强自我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疾病。肛门指诊、乙状结肠镜等检查非常重要。
(二)注意特殊改变、及时就诊:若病人出现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以及其他异常改变,如无明显原因大便次数增多、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或大便变稀、粘液血便,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正规诊治。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朱泱蓓主治医师共同撰写本文)
本文是胡良皞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