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丛敏
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
妇产科
孕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的孕期预防。
823人已读
乙型肝炎病毒会造成母婴传播。那孕期需要不需要预防呢?什么情况下需要吃抗病毒药物呢?首先乙肝病毒DNA>2×105mIU/ml,说明病毒复制活跃称高病毒水平,也称高病毒载量。HBsAg和HBeAg均阳性,俗称大三阳,病毒复制活跃,乙肝病毒DNA大于2×105mIU/ml的比例占90%,而HBeAg阴性,乙肝病毒DNA>2×105的比例占1%。也就是说HBeAg阳性可视为高病毒载量。对于乙肝病毒DNA>2×105mIU/ml或HBeAg阳性的孕妇在怀孕28~32周开始口服抗病毒药物使孕妇分娩时体内病毒水平降低。一般口服不容易产生耐药的替诺福韦酯。新生儿出生以后进行正规的免疫接种,几乎完全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所口服的抗病毒药物,应该在分娩当日停药。
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孕晚期不主张使用已肝免疫球蛋白,因为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不能减少母婴传播。乙肝免疫球蛋白中的主要成分是乙肝表面抗体,它进入母体后迅速与乙肝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因此,表面抗体既不能进入胎儿体内,也不能降低母体的病毒水平,不能减少母婴传播,因此妊娠晚期不必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本文是汪丛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