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心科普】进食鸡蛋与心血管疾病发病有关吗?
张达著 张丽丽校 航天中心医院心脏医学部
在过去20年中,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Cardio Vascular Disease, CVD)均成为了主要的死亡原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高,目前心血管疾病亦已成为我国国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制定合理的预防策略一直是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亦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主要挑战之一。目前观点认为心血管疾病与体内胆固醇代谢及水平相关,但尽管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饮食中胆固醇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我们的饮食中胆固醇,饱和脂肪和动物蛋白通常是共存的。鸡蛋,特别是蛋黄是饮食中胆固醇的主要来源。一个大鸡蛋(约50克)含有约186毫克的胆固醇。在生活中,很多关注饮食健康的人群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那么吃鸡蛋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吗?2019年全球心血管领域顶尖杂志JAMA发表的来自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预防医学系Zhong博士等人的研究结果可能能够给我们上述的疑问提供一些提示。

作者通过对时间跨度为1985年3月25日至2016年8月31日内的29,615名参与者的数据进行分析(平均年龄为51.6岁),其中男性13,299名(44.9%)。研究平均观察了17.5年,在此期间共发生了5400例CVD和6132例死亡。研究结果发现饮食中鸡蛋或胆固醇的摄入与CVD的发生及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明显正相关的。研究表明,每天每摄入300毫克的饮食胆固醇,与CVD发生显著相关;每天每多食用半个鸡蛋与CVD的发生呈正相关,即摄入“全蛋”越多,发生CVD的风险越高;在调整减少每日饮食胆固醇的总摄入量后,摄入鸡蛋的量与CVD发生不再明显有关。研究最终结论认为饮食中胆固醇或鸡蛋的摄入量较高会促进CVD的发生,同时增加相关疾病的死亡率。根据我国中国营养学会最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推荐的数据,建议成年人每周蛋类的摄入量为280~350克为宜,换算成每日即1个全蛋,对于有蛋白质补充需要的人群可以多进食1个单位的蛋清,亦不建议每日过量食用“全蛋”。
总结来看,根据国外研究结果提示进食鸡蛋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及相关疾病的死亡具有相关性,但前提是进食的为“全蛋”,即含有蛋黄的鸡蛋,长期超量食用“全蛋”确实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及全因死亡;在每日胆固醇总摄入量被控制在一定水平的前提下,进食鸡蛋不在明显促进心血管病发生,这表明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及促进相关疾病死亡率增长的罪魁祸首仍为进食过量的胆固醇。结合我国最新的全民膳食指南建议,建议每日可进食1个全蛋,如有蛋白质补充需要的人群可以多进食1个单位的蛋清。
参考文献
1. Victor WZ, Linda VH, Marilyn CC, et al. Associations of dietary cholesterol or egg consumption with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JAMA. 2019, 321(11): 1081-1095.
2. 杨月欣, 张环美.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简介.营养学报. 2016, 3: 209-217.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