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和预防
烧心、反酸、嗳气、胸骨后灼热感,有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类型,指胃酸(碱)反流导致食管黏膜破损。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临床表现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咽喉不适、口苦、嗳气、反胃等症状。烧心是指胸骨后向颈部放射的烧灼感;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平躺时,反流严重时影响病人睡眠。诊断依赖于内镜活组织检查、食管高分辨率测压以及食管24小时PH监测。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是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和反流对食管黏膜的攻击作用,包括:1、抗反流屏障的破坏;2、食管酸廓清功能障碍;3、食管黏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4、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5、食管裂孔疝。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大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但是还有部分患者长期服药,或药物效果不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内科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选择抑制胃酸、中和胃酸的药物,促进胃排空的药物。具体可在消化科医师指导下用药。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内镜及外科治疗,包括抗反流手术等。
预防的措施
1、情志调摄
胃食管反流患者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所以保持心情舒畅尤为重要,宜疏导患者,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及时调节好心情,以利疾病早日康复。
2、饮食宜忌
①对于肥胖的患者,由于腹腔压力高,会引起胃酸反流到食管,从而引起反流。②忌食咖啡、巧克力、薄荷、烟酒等食物,因其也可以减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3、避免进食诱发和加重或可能导致食管、胃黏膜损伤的食物,如红薯、韭菜、山楂、高糖糕点、咖啡、浓茶等产酸产气的食物;避免进食汤圆、糯米团、粽子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3、起居调摄①由于反流易发生在夜间,睡眠时应抬高床头(约15~20cm)。②睡前不进食,晚餐与入睡的间隔不得少于3h,以减少夜间食物刺激泌酸。③餐后不宜平卧。4、减少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比如肥胖、便秘、紧束腰带、过度弯腰、穿紧身裤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