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惹不起的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以肩痛,肩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筋伤,简称“肩周炎”。其病名较多,因睡眠时肩部受凉引起的称“漏肩风”或“露肩风”;因肩部活动明显受限,形同冻结而称“冻结肩”;因该病多发于50岁左右患者又称“五十肩”;还有称“肩凝风”“肩凝症”;其病理表现主要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关节囊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又称“粘连性关节囊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为慢性发病。
肩周炎,也称五十肩、漏肩风、凝肩等,实际在医学领域被广泛接受、且描述相对准确的命名,是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和冻结肩,后者相对更常用。
1.临床表现
该病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外旋外展和内旋后伸时最为严重。具体可表现为肩部关节僵硬,无法举高手臂,转动肩部时会出现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冻结肩患者一般会先出现肩部疼痛,继而出现关节僵硬,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上症状逐渐缓解。
特征: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自限性无菌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好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
症状一般会逐渐缓解
疾病病理变化分期:
疼痛期 一般可持续2~9个月。患者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且疼痛在晚上更加明显。此外,还会出现肩部逐渐僵硬,但并不明显。随着病程的进展,晚间明显的肩痛可逐渐演变为全天候持续存在的疼痛。
僵硬期 一般可持续4~12个月。此期患者肩关节的疼痛会渐渐改善,但肩关节僵硬症状仍存在或有恶化,肩关节活动范围会缩小。
缓解期 一般可持续5~26个月,部分患者可在12~18个月内完全恢复正常,此期患者肩部僵硬的情况逐渐改善,肩关节活动度会慢慢恢复。
2. 肩周炎发病病因与病理
确切病因未明,与下列因素有关1)退变:年过五旬,肝肾渐衰,气血虚亏,筋肉失于濡养、局部组织退变2)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易致肩部经脉不通,气血凝滞,肌肉痉挛。西医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
病理:肩关节囊的挛缩或关节外肌腱韧带的粘连,关节囊明显增厚,滑膜充血水肿,关节腔容量减小,致使肩关节活动出现障碍。患者肩周组织的病理学检查,显示肱骨头周围的关节囊增厚、挛缩;组织学观察为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肩周所有组织都有轻度炎性改变,包括肌腱的滑动面。
3. 诊断
X线 检查结果多为阴性,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征象。该病行X线检查主要为排除肩部骨折、脱位,骨性关节炎,肩部肿瘤等疾病。
肩关节MRI检查 可以确定肩关节周围结构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炎症。冻结肩本身可以有肩袖间隙的纤维化及前下关节囊的水肿,也可以无明显异常表现。该检查还可以排除肩袖及其他病损,可以作为确定病变部位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磁共振成像(MRI)
4.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认识
肩周炎属中医“痹病”范畴,该病好发于 50 岁左右中老年人,又称“五十肩”,因睡眠时肩部受凉所致或患病后自觉肩部有“寒气”侵入或流出而称“漏肩风”“露肩风”,因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形如冻结又称“冻结肩”。肩周炎的病因病机从中医角度看,年老体弱,肝肾渐衰,气血亏虚,筋肉失养为其发病基础,而外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或外伤失治等会导致寒凝筋脉,肌肉痉挛,肩部筋脉不通,气血凝滞,而诱发本病。
5. 本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期治疗
该病的急性期治疗主要为通过多手段镇痛。
注意休息,减少肩部肌肉负担。
急性发作期可以冷敷。疼痛持续、夜间难以入睡时,可短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痛点局限时,可行局部痛点封闭治疗。症状持续且严重者,在以上治疗手段无效时,可进行关节腔封闭或神经阻滞疗法。部分患者需要在麻醉下,采用手法松动或关节镜下将粘连的组织松解,然后再注入类固醇或透明质酸钠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该病急性期疼痛严重时宜休息,治疗以消炎止疼为主,不宜过多活动。但急性期过后,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患者均应每日进行肩关节的的屈伸旋转及内收外展等主动活动动作,活动以不加重夜间疼痛为限。
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组织粘连和挛缩,减轻、消除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常用的锻炼方法如下:
爬墙法
面壁而立,双臂紧贴墙面,手指带动手臂逐渐向上做爬墙样动作。用力尽量向上爬墙,逐渐提高爬墙的高度,直至正常。
画圈法
划圈分为竖圈、横圈两法。竖圈为上下方向划圈,横圈为左右方向划圈,类似太极拳中的云手动作。
体测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1)手法治疗:捏肩、揉臂、大旋、运肘、反牵、双牵、活肘。
2)药物治疗:内服:风寒湿阻型可内服独活寄生汤或三痹汤等,瘀滞型可内服身痛逐瘀汤加减, 气血亏虚宜当归鸡血藤汤加减。西医内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以消炎止痛。
外用:外贴止痛膏,活血化瘀膏等,西医外用扶他林,雪山金罗汉等外涂。
3)针灸:取肩髃、肩髎、臂臑、巨骨、曲池、阿是穴,或结合灸法,每日1次
4)物理疗法:超短波、微波、低频电疗等以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5)封闭疗法:对疼痛明显并有固定压痛点者可做痛点封闭治疗。
6)小针刀:在封闭的情况下直达病灶组织,通过对肩关节处肌腱、韧带等其他病灶黏连组织进行切割、剥离、松解,疏通经络、促进气血流通,从而缓解肌肉痉挛,达到治疗肩周炎的目的。
7)功能锻炼:鼓励患者作上肢外展、上举、内旋、外旋、前曲、后伸、等运动,作“内外运旋”“叉手托上”“手拉滑车”“手指爬墙”“体后拉手”,等动作,应循序渐进。
预防:肩周炎有自愈倾向,其自然转归期数月至2年。
1) 注意肩部保暖,勿受风寒湿邪侵袭
2) 坚持合理的运动,以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和肌腱的强度
3) 急性期减少肩关节活动,减轻持重,必要时采取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
4) 慢性期以积极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为主。
本文是李华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