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囊肿的介入治疗
概述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仅小部分越过正中线(左肝),覆盖于胃的上部。肝囊肿是指肝脏上的所有囊泡状病变,是较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全球发病率4.5-7.0%,多为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少部分由创伤和炎症等所致。肝囊肿可分为非寄生虫性和寄生虫性肝囊肿,先天性的非寄生虫性肝囊肿临床上最常见的,约占90%。
肝囊肿数目、大小及多少
肝囊肿可为单发、多发及多囊肝;囊肿的数量可多可少,少则一个、几个、十几个,多则成千上万个(多囊肝);囊肿的大小可大可小,有只有几毫米,有的如黄豆、葡萄、鸡蛋大小,有的可达到20多厘米;囊内液体少则1毫升,多则可达上万毫升。多囊肝常常合并有多囊肾。
肝囊肿的临床症状与危害
多数肝囊肿无任何症状;囊肿较大时会出现肝大、腹胀、腹部钝痛、腹部包块等,合并感染者可出现发热、疼痛,如囊肿出血或扭转可出现急性腹部剧痛等。
肝囊肿的治疗
既往肝囊肿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需经受开腹手术的痛苦,创伤大,恢复慢,易产生并发症,易复发。目前多采用创伤小的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适应症
①直径超过5cm的肝囊肿;
②引起临床症状的肝囊肿;
③肝囊肿合并囊内出血或感染者等;
④患者因囊肿有心理压力、情绪不稳定等。
介入治疗优势
影像设备引导下的经皮穿刺,创伤小,成功率高,可反复操作,既避开重要的脏器和大血管,又减少了并发症。抽取的囊液可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等。
介入治疗方法主要为经皮穿刺肝囊肿抽液硬化术,亦有部分学者采用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囊肿。介入治疗已经完全替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它创伤小、痛苦少,费用低,能够在微创条件下达到与外科剖腹手术同样的效果。
本文是戚春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