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粒子植入术治疗恶性肿瘤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取得较好的疗效,碘125粒子发出低能量的伽玛射线,将其植入恶性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的最大程度的杀伤,从而导致肿瘤缩小乃至消失,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主要用于肺癌、前列腺癌、脑肿瘤、头颈部肿瘤、胰腺癌、肝癌、肾及肾上腺肿瘤以及眶内肿瘤(恶性黑色素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软组织等实体恶性肿瘤。 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属于微创介入性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新手段,1974年美国最早开展治疗恶性肿瘤,2001年我国北医三院首先开展I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前列腺癌;主要是应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设计治疗方案,在DAS(具有类CT功能)、CT或B超引导下将放射性粒子按肿瘤大小、形态植人肿瘤内或受肿瘤侵犯的组织中,通过放射性粒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仅有微小损伤,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具有近期疗效好,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介入医学科疾病诊疗范围 l血管性疾病:各种血管狭窄闭塞血栓形成、动脉瘤、血管畸形、血管瘤及静脉曲张等;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腹主动脉瘤、脉管炎、糖尿病足等动静脉疾病。 l恶性肿瘤:如肝癌、肺癌、肝转移瘤、胆管癌、肾癌、胰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全身各部位恶性肿瘤。 l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肾错构瘤、肝肾脾卵巢囊肿、乳腺腺瘤及增生结节、肺结节等。 l妇产科疾病: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宫颈癌及输卵管阻塞等疾病。 l非血管性疾病:胆道梗阻(梗阻性黄疸)、食管、气管狭窄及输尿管狭窄等。 l出血性疾病:咯血(支扩或肺癌等引起)、鼻出血、妇科大出血、泌尿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全身各部位出血。 l良性病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脾大脾功能亢进、椎体压缩性骨折、前列腺增生及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等等。
本文是戚春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