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伟成
陈伟成 主任药师
医生集团-上海 药剂科

胃部炎症真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么

1609人已读

胃、十二指肠炎症是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引起的——这虽然是多种致病机制假设中的一种。但似乎大部分人都认定这就是主要原因。因而,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大行其道,似乎真的有效。但没感染HP者也会有胃部炎症,或者感染了HP的却没有胃部炎症,这又如何解释?

据统计,目前我国基于内镜诊断的慢性胃炎患病率接近90%。正常人群中HP感染率约58%,成年人高于儿童,并与卫生习惯有关;广东地区HP感染率最低为42.01%,西藏HP感染率最高为84.62%。成人各年龄组、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胃肠炎患者中,镇江地区胃肠炎妇女患者HP的感染约58.8%%。青岛地区在2790例14岁以下有胃肠炎的患者中HP感染约47.9%,而无胃肠炎的患者中HP感染率约为43.4%。重庆地区624例慢性胃炎患者中HP阳性率为41.99%,活动性胃炎患者HP阳性率为68.49%,无活动性胃炎为27.62%;萎缩患者HP阳性率为55.03%,非萎缩患者为37.89%;肠化患者HP阳性率为55.63%,无肠化患者为37.73%。《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8907 例慢性胃炎患者中,胃窦HP阳性率仅为33.5%,胃体仅为23.0%。福建宁德地区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5436例中,HP总感染率63.59%

以上数据表明,正常人群HP感染率与胃肠炎患者HP感染率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是特别明显,而且在个别地区胃肠炎患者中HP感染率不到50%,在大部分地区的慢性胃肠炎患者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未感染HP。这说明,HP感染虽然与胃肠炎之间高度相关,但不能说明HP感染就是引起胃肠炎的主要因素,我国近年来慢性胃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HP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HP感染并不是引起慢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说“有胃肠炎的患者更容易感染HP”更恰当一些。

那么引起这些胃部炎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食物不耐受或食物过敏,致病机制如下:

1、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应当被消化到氨基酸、甘油和单糖水平,才能完全被人体吸收利用。但许多食物因为食入过多或缺乏相应的酶而无法完全被人体消化,比如,各类蛋白、脂肪和糖类未能完全消化,会产生各类多肽、多脂和多糖等,这类中分子量物质可作为抗原刺激胃肠粘膜产生浆细胞、IgG、IgM、IgA等免疫因子,并与这些免疫因子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引起Ⅲ型超敏反应,或激活Th1释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至抗原部位聚集,引起Ⅳ型超敏反应,最终损伤胃肠粘膜和壁细胞。这类抗原或IC也可能进入血液,引起全身其它组织炎症反应,如皮炎、关节炎、肾炎、血管炎等。

2、有些食物中含有致敏原,与呈致敏状态的胃肠粘膜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使肥大细胞激活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一系列炎性介质,使腺体分泌增多、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Ⅰ型变态反应,导致胃肠炎症。这些致敏原如果进入血液,可能引起全身或其它部位的过敏症状,如休克哮喘、皮疹等。

这两种机制可能单独或共同致病。这种对食物的不耐受或过敏与遗传基因关系最大,还可能与人的年龄、所处的环境(冷热、干湿)、生理状态(情绪、是否休息充分)等有关。约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对某种食物不耐受。长期食用不耐受食物,会引起包括慢性胃肠炎在内的各类慢性炎性。

任何疾病以防为主。因此,要减少胃肠炎症的发生,应通过检测食物sIgG和sIgE,来判断不耐受或过敏的品种,制定科学饮食方案。目前可检测的食物sIgG有近百种,sIgE则有近千种。要禁食或少食不耐受或过敏食物,一旦发生了胃肠炎,以对症及抗炎抗过敏治疗为主,可服用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抗酸,服用H2受体阻断剂法莫替丁等抗炎,还可服用辛温解表类中药(紫苏、生姜、迷迭香等)或中成药(霍香正气等)及益生菌等制剂调理免疫平衡。即使较严重的肠炎,也能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减少免疫抑制、细胞毒或单抗类生物制剂的使用。

陈伟成
陈伟成 主任药师
医生集团-上海 药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