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韩伟杰
韩伟杰 副主任医师
大城县医院 整形外科

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

1970人已读

因为骨折在各个愈合阶段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康复的重点是帮助患者重获手及上肢的运动功能。 骨折稳定性、固定强度及软组织损伤范围将决定着每个愈合阶段的治疗进度。

术后第一阶段:保护期(第0-6周)

第一阶段的目标包括:维持正确的保护性制动,减轻水肿和疼痛,以及保持未受累关节的充分,的活动范围。第一次治疗重点是水肿。过度水肿会损伤周围组织的未受损细胞,延缓愈合时间。本着“制动、冷敷、加压、抬高"(RICE)的 原则进行处理。此外,还应指导患者进行按摩和使用加压包扎,研究表明,在头顶上主动握拳有助于减轻水肿。

未受累关节(手指、肘、前臂、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训练应在术后立即进行。在开始。进行前臂练习之前必须确认远端桡尺关节的稳定性。要鼓励患者使用未受累关节进行轻微的功能活动,以减少因制动而发生关节纤维化的危险性。

对有外固定或克氏针外露的患者,应对固定针的护理以减少感染的概率。


1604476458144537.jpg

1604476572876837.jpg


注意事项

肩关节及手部僵硬是桡骨远端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关节僵硬常是由于制动、创伤和患肢肌力所致。鼓励患者进行轻微的功能活动以预防僵硬。以促进指浅屈肌和指深屈肌各肌腱的分别滑动。也要进行指总伸肌的滑动练习,以促进手指单一性伸展和防止内在肌腱缩短。可以应用屈曲手套来增加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的被动屈曲度。如果外在屈肌紧张,那么晚上应使用静态背伸位支撑夹板。可以使夹板逐渐重塑,使其随着时间而增大背伸角度。 极度疼痛并伴有未解决的关节僵硬、肿胀、高度敏感性和皮肤光亮,可能是局部复合性疼痛综合征的早期征象注意到的任何异常症状都应立即报告给相关外科医师。


术后第二阶段:稳定期(第6-8周)

骨折处达到临床愈合或经手术固定骨折已很稳定时,可进入第二阶段。时间范围为1-8周,取决于骨折范围和所用的固定类型。上一阶段的目标继续适用。对于腕关节一直被完全制动的病例,把石膏或固定器移除后,要定做此前描述的热塑性夹板, 同时可开始进行腕关节轻柔的主动活动范围练习。

活动度练习按如下所述进行。当骨折处达到临床愈合或经手术固定的骨折已稳定时, 可进行腕关节和前臂轻柔的主动练习, 此后可进行主动辅助活动范围练习。 当骨痴形成并且骨折处比较坚固时,可进行被动的活动和伸展。进行被动活动之前,要得到医师的允许。

当切口愈合之后, 可以开始进行瘢痕治疗。这包括手动瘢痕按摩。研究表明,贴硅凝胶片, 可防治和改善肥大型瘢痕和瘤状瘢痕。通过按压和水合作用可以使瘢痕变软变柔韧

注意事项

在第二阶段 ,腕关节和前臂的活动度恢复 至关重要。尽管在第三阶段可以应用过分的被动活动范围和夹板固定术来进一步增进活动度,但是获得活动度的最佳时机是第二阶段。治疗干预重点是恢复活动度以及增进功能。


术后第三阶段:骨折愈合期(第8-12周)

骨折处能经受住一定的压力和抵抗力时, 治疗就进人第三阶段。这通常在8-12周时。医师决定是否进入这一阶段主要取决于X线片的愈合情况。此时要增加被动伸展训练与关节活动练习,以达到最大的活动度。此外,还可以开始渐进性肌力训练,以便恢复功能、工作和运动。


韩伟杰
韩伟杰 副主任医师
大城县医院 整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