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TSH抑制的目标及方法
TSH抑制治疗时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的常规综合治疗,是所谓的“三板斧”之一,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其实关于它的意义及原理,我们已经讲得很多了,在这里就不在重复,重点说说我们的目标及方法。
首先,该项治疗时通过药物达到的,也就是左甲状腺素片,关于这个药物,我们说的就比较多了,这里就不在具体细说了,有需要的可以到我之前的文章看看。
其次,确定了使用的药物,我们就需要一个目标,一个治疗的目标值,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个体化的目标,不是所有人都一样,那么,这个目标怎么来确定,目前国内是以双风险分层综合之地的目标值。接下来,就来说说双风险分层的具体内容:
通过这两张表,我们可以看出,这里面有手术以后对复发风险的预判,共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低危、中危、高危,其中低危预后最好,中危次之,高危相对来说风险最高。从理论上来说,风险越高的患者,其控制的目标就需要越严格,其值就越低。但是人不是机器,我们还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尤其是药物的副反应,所以,就出现了下面这张表。
通过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口服药物不是没有副作用的,其副作用目前大体来说主要是对心血管系统及骨质系统的影响,根据这方面的评估,我们也可以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为低危、中危、高危。这里面风险最低或者说影响最低的是低危,中危次之,高危最高。风险越高,表示使用该类药物的影响越大,理论上应该是风险越高,使用的药物就应该越少。所以说,每一个人的情况不同,说面临的复发风险及副作用风险都不一样,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治疗目标精细到每一个人,综合评估、判断,既要兼顾复发风险,也要兼顾副作用风险,也就是个体化治疗目标。综合以上所讲的东西,目前国内主流的标准,下面这张图可以简洁明了的制定出来了。
双风险分层 | DTC复发风险 | ||
高中危 | 低危 | ||
TSH抑制治疗副作用风险 | 高中危 | <0.1mU/L | 0.5~1.0mU/L |
低危 | <0.1mU/L | 0.1~0.5mU/L |
值得注意的是在复发风险到中高危以后,无论副作用风险处于哪个级别,都需要将TSH抑制在0.1mu/l以下,而复发风险处于低危的情况下,副作用风险越高,控制的目标值相对就越低,若是副作用风险为中高危,控制目标值在0.5-1.0mu/l,副作用风险为低危,控制目标值在0.1-0.5mu/l。
选好了药物,定好了目标,下一步就应该吃药了,那么每个人的体重不一样,每天的消耗量及需求量也不一样,那么开始应该吃多少呢?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是没有相关规定和共识的,主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这里提供一个在甲状腺全切以后的推荐初始剂量。
患者 | L-T4起始剂量 | |
年轻患者 | 1.5~2.5μg/kg/d* | |
50岁以上患者 | 无冠心病及其倾向者 | 50μg/d* |
有冠心病或其他高危因素 | 12.5 ~ 25μg/d* |
说了那么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在后期的监控随访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副作用的检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下次有机会在细说。
本文是朱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