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白内障的日常问答
l白内障是老年人才会患的疾病吗?
答:白内障有很多种,凡是各种原因比如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等,都可以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称为白内障。白内障是全世界致盲和视力损伤的首要原因,多见于50岁以上老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老龄化,白内障引起的视力损伤将越来越多。除了老年性白内障以外,新生儿的先天性白内障,各个年龄段的外伤性白内障,继发眼部疾病的并发性白内障,以及糖尿病导致的代谢性白内障都是非常常见的。
l怎么判断自己得了白内障?
答:以老年性白内障为例,一般来说白内障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视物模糊,当出现以下几种症状时就要警惕是否得了白内障:
视物模糊,视物发暗,这是白内障的早期症状中最为常见的。通常视力下降的情况跟晶状体混浊的部位和程度有关,白内障患者能感觉到视力不断的下降,看东西渐渐的模糊不清,严重的甚至会仅存光感。
畏光,晶状体不均匀混浊会引起光线散射,投射到视网膜上而引起眩光,在阳光下尤为明显。
屈光改变,由于晶状体核硬化导致屈光力加强,表现为近视度数加深,需要经常频繁更换眼镜。或者没有近视的患者出现近视,看书看报反而不需要戴老花镜了,产生“返老还童”的错觉。
眼前有固定的黑影,早期晶状体部分混浊位于瞳孔区,患者可自觉眼前有固定不动的朦胧黑影,在阳光、灯光下黑影更为明显。与网脱引起的进行性扩大的黑影要有所区别。
单眼复视,这是因为晶状体的不均匀混浊,使得各个部分的屈光力不均匀,像棱镜那样折射光线,产生单眼的复视或者多视,看东西会有很多影像。
色觉异常,白内障初期,由于晶状体吸收水分多而肿胀,其上皮细胞隙增大而填有微粒水滴,光线透过它时会发生折射而呈现彩色光晕,俗称虹视。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去医院检查,通过裂隙灯检查就可以确诊。

l用眼过度、熬夜、玩手机会得白内障吗?
答:白内障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不包括用眼过度、熬夜、玩手机等。
l得了白内障点眼药水有用吗?
答:早期白内障可以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等,也可以用一些眼液延缓病情发展,如:卡他林,莎普爱思滴眼液等,也可以中医辨证治疗,但是收效甚微,白内障如果影响了正常生活,建议手术治疗。
l白内障不手术会怎样?
答:白内障不做手术视力会逐年下降,最终导致失明。除此之外,部分患者在晶状体膨胀期可能会出现继发性青光眼,引起眼压升高,眼胀伴头痛恶心症状,当晶状体过熟,还会引起囊袋皱缩,破裂,晶状体过敏性青光眼。因此,当白内障影响了正常生活时,建议及时手术。
l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吗?
答:白内障手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主流的技术是超声乳化手术,手术切口为2.8-3mm,无缝线,表面麻醉,手术过程平均10分钟左右,发生风险的几率非常低,术中偶有出血,极少数患者需要二次手术。
l有没有人不适合做白内障手术?
答:任何手术都有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前医生会对患眼和全身进行详细的检查,进行综合评估,给出最好的建议。切不可因为白内障是“小”手术,忽略术前检查,省掉术前沟通。
l白内障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答:白内障手术是乳化吸除了混浊的晶体内容物,但保留了透明的囊膜,一方面维护了正常的前后节结构,另一方面承载着人工晶体使之稳定、居中。部分患者的晶体囊膜在几个月至几年后会发生混浊,引起视力下降,称之为后发性白内障,发病率在10-20%左右,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可以通过门诊激光打开视觉通道,恢复原有视力。
本文是熊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