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普增
孙普增 主任医师
阳谷县人民医院 消化呼吸内科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轻瘫的治疗

2241人已读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和胃轻瘫是累及上消化道最常见的疾病。FD和胃轻瘫的常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烧灼感、上腹胀、呃逆、恶心、呕吐等。FD又分为2种临床亚型,即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这2种亚型可以重叠。

IMG_20210210_165833.jpg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1.饮食调整:人们日益认识到饮食是诱发FD症状的重要因素。许多FD,尤其是PDS患者其症状与进食有关。据报道,含有小麦、高脂肪和高含量可发酵的低聚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的食物可能在诱发FD症状方面起关键作用。目前,饮食调整主要基于医师或患者的经验。


2.根除幽门螺杆菌 :大多数指南均建议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FD患者进行根除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能改善PD症状,并降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风险。根除幽门螺杆菌对EPS患者的治疗效果比PDS患者更明显。


3.抑酸治疗:抑酸治疗是对幽门螺杆菌根除无反应或幽门螺杆菌阴性FD患者的一线治疗。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治疗FD。EPS患者对抑酸药的反应比PDS患者可能更好。其他药物,包括抗酸药、铋剂和硫糖铝,对FD似乎无效。


4.促动力药:促动力药被广泛用于FD的治疗,尤其是PDS的治疗。促动力药包括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和胃动素受体激动剂(如红霉素)。


5.中枢作用的神经调节药物:考虑到FD患者存在脑肠轴和中枢性疼痛处理异常,中枢作用的神经调节药物已被推荐为FD的一种治疗选择。神经调节药物可以通过治疗合并的抑郁症、增加胃容受性和控制疼痛感知来缓解FD症状。这些药物包括抗精神病药、三环类抗抑郁药(TCA)、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四环类抗抑郁药等。精神药物中仅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和左舒必利)和TCA(如阿米替林和丙咪嗪)对FD有效。但因为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情况很常见。


6.胃底舒张药物:胃底容受性受损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5-HT1A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抑制胆碱能活性而使近端胃松弛。5-HT1A受体激动剂丁螺环酮和坦度螺酮能改善FD症状。阿考替胺是一种混合型突触前毒蕈碱1型和2型(M1/M2)受体抑制剂和胆碱酯酶抑制剂,能提高胃容受性和胃动力。阿考替胺能改善FD患者的临床症状。


7.中草药:中草药在FD治疗中起重要作用。FD分多个中医证型,需要对症下药。已有临床研究证实了中草药对FD的有益效果。


8.心理和行为治疗:与健康人相比,FD患者的精神心理共患病更常见。心理和行为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和催眠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并对药物治疗无反应,症状与生活压力或精神病合并的FD患者可能有效。


9.针刺和电针:针刺是一种传统的FD非药物治疗选择,针刺后FD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电针能改善难治性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


10.神经调控:神经调控是生物电子医学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包括FD和胃轻瘫在内的多种胃肠道疾病。

news.medlive.jpeg

二、胃轻瘫的治疗


1.饮食调整和营养支持:高脂、固体饮食会增加胃轻瘫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饮食调整是胃轻瘫的一线治疗方法,适用于所有患者。建议胃轻瘫患者少食多餐,避免食用含有高脂肪和不易消化的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导致胃排空延迟。每日进餐至少4~6餐。补充高热量液体或匀浆固体有助于提供足够的营养而不会引起胃轻瘫症状。对于无法通过口服维持营养的患者,可以通过空肠造口饲管(绕过胃)进行肠内营养,这样能改善症状并减少住院时间。空肠造口前首先应尝试鼻空肠管营养,以了解患者是否耐受空肠管营养。


2.促动力药:长期以来,促动力药一直用于治疗胃轻瘫,对改善胃排空和临床症状的有效。常用的促动力药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多潘立酮是是中国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胃动素受体激动剂。新的促动力药,例如新型胃动素激动剂(GSK962040)、ghrelin受体激动剂(relamorelin)、新型5-HT4受体激动剂(普卢卡必利、维司曲格)在治疗胃轻瘫方面很有前景。


3.止吐药:由于胃轻瘫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高且症状较严重,故临床中常用止吐药,但止吐药并不能改善胃排空。最常用的止吐药物包括吩噻嗪类(丙氯拉嗪)、组胺H1受体拮抗剂(异丙嗪)、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和神经激肽NK1拮抗剂(阿瑞匹坦)。


4.幽门干预:一些胃轻瘫患者存在幽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即幽门痉挛。经内镜幽门支架置入术约有75%表现出胃排空功能和临床症状改善,但不是永久性治疗方案,可以将其视为顽固性症状的临时治疗方法。通过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进行幽门成形术,扩大幽门并防止痉挛可以改善胃轻瘫症状的严重程度和胃排空功能,目前仅针对难治性患者慎重选择幽门成形术。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已成为难治性胃轻瘫的一种新型、微创治疗方法。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症的成熟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胃轻瘫症状和胃排空功能。


5.针灸:针灸可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的症状,减少胃潴留,并加速固体胃排空。针灸被认为是一种替代疗法。


孙普增
孙普增 主任医师
阳谷县人民医院 消化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