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王勇 三甲
王勇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

“走走停停”别忽视——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120人已读

走走停停”别忽视——警惕“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介入科王勇

“人生路,往前走,走累了,就停下来歇歇脚”,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步行一段距离后,出现腿脚无力、酸胀、发凉甚至疼痛,停止行走休息数分钟内缓解,可重新恢复行走活动一段距离后再次出现以上症状,临床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当500米的路您走得像登山一样难,走走停停,您有可能存在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甚至闭塞的可能!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就像一部车子,坏的及该换的总先从轮胎开始一样。动脉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动脉的疾患,不仅心脑血管动脉会硬化,下肢同样会发生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都是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年龄越大,发生动脉硬化的风险越高。“间歇性跛行”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早期表现。随着病程的进展,跛行的症状会逐渐加重,跛行距离逐渐缩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发展到最后还会出现足趾溃疡或坏疽,严重的甚至造成肢体坏死而危及生命。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哪些针对性的检查?

医生会根据您的症状和查体,可能会选择以下一项或者多项检查: 1.ABI(踝肱指数)。通过测量四肢动脉压力,得出比值,判断动脉硬化或狭窄程度;2.下肢血管彩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动脉有无狭窄或闭塞,局部血流是否通畅。;3.下肢动脉CT或MR血管成像。通过注入造影剂,明确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进一步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发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如何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应该进行综合治疗,包括去除危险因素(包括戒烟,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运动康复锻炼,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扩张血管药物),血管腔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先选择药物治疗配合运动康复锻炼;病情较重的患者则以血管腔内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为主。

典型病例1:

85岁的吴老爷爷因右侧小腿疼痛伴跛行1周,加重3天入院。既往罹患高血压8年;糖尿病1年。入院查体:右足趾发绀,右足第3-5趾间多发不规则小溃疡伴渗液;右下肢皮温较对侧发凉,触摸疼痛明显。动脉触诊:右腘动脉、胫前后动脉搏动均未扪及,双侧股动脉、左侧腘动脉及胫前后动脉搏动扪及可。

B超:右侧股浅、腘、胫后、胫前动脉管腔内异常回声图像,考虑血栓形成并管腔闭塞。

CTA:动脉粥样硬化,右侧髂内动脉近段节段性血栓形成;右侧股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闭塞,左胫前动脉重度狭窄。

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


患者术前CTA及术后3月CTA对比图

典型病例2:

40岁的李先生因右下肢溃烂1年余入院。既往罹患糖尿病4年;颅脑外伤遗留右下肢活动障碍及迁延不愈伤口。入院查体:右小腿外侧伤口面积约5cm*4cm,深约1cm,无渗液、轻压痛,局部皮肤未见红肿,右足第五跖外侧缘见一直径约2cm*2cm溃疡,跖骨外露,深约1cm,无明显渗液、压痛。动脉触诊:双侧股动脉搏动扪及良好,双侧腘动脉、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均未满意扪及。

B超:右侧下肢股浅动脉、腘动脉管腔内异常改变图像,考虑闭塞。

CTA:双侧股动脉节段性重度狭窄、闭塞。

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急性血栓形成


image.png

经过介入治疗后,原来不愈合的伤口逐渐愈合。


王勇
王勇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