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还痛经吗,苏大附一院疼痛科两招帮你缓解疼痛!
本文转自苏大附一院疼痛科微信公众号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痛经表现为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痛经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一、腹肌或腰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肌筋膜触发点是骨骼肌内结节处大量高度异常的敏感小点,并在此处可以摸到一条紧绷的肌带。对其进行针刺或缺血性按压时,可产生躯体局部性疼痛及远处牵涉性疼痛,并伴肌肉的局部抽搐反应。它最初由美国临床医师Janet Travell于1942年提出,传入我国后由上海体育学院的黄强民教授首先将其应用于痛经的治疗。该方法可通过对腹肌或腰肌筋膜触发点的针刺治疗,可灭活疼痛触发点,从而治疗痛经。一般治疗4次为一周期。


二、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通过阻滞颈交感神经节,调节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痛经为其适应症之一。一般左右侧交替连续治疗10天为一周期。

三、腹肌或腰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单独或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
这一方法治疗痛经,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单独应用触发点治疗,不行星状神经节调理的病人,应在每次月经前1-2周来行触发点治疗,月经来时若仍有NRS评分6分以上的疼痛即中重度疼痛(很痛但可以忍受,或疼痛伴出汗,无法入睡,或非常疼痛无法忍受),可在月经第一日再行触发点治疗,即一个月1-2次触发点治疗。原发性痛经一般经过3-4次治疗可以缓解。继发性痛经根据其病因不同,一般选择复合治疗包括神经调理及妇科随诊,治疗周期可能需要6-10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