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光新
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骨科
热敷与冰敷的区别
1286人已读
热敷和冰敷都是属于外科最常用的物理治疗的范畴内,这两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性,切不可随意乱用,否则将会带来适得其反的作用。
热敷可以增加人体软组织的延展性,缓解肌肉痉挛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同时热乎乎的感觉也能够起到舒缓和放松情绪的作用。热敷治疗应主要用于急性损伤的后期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的后期指的是损伤48小时后,因为这个时间往往出血停止。慢性损伤通常是在反复过度的长时间的损伤后发生。热敷的工具较为简单,在家庭中,最简单易得的是热毛巾、温水浴、粗盐袋。通常一次热敷30分钟左右,温度控制在40-50℃(具体以个人的体感为主),每天2-3次,可根据医嘱调整热敷的时间。切勿太热引起局部皮肤的低温烫伤。但敏感性皮肤、有活动性出血、恶性肿瘤、伤口未愈合等情况都需避免热敷,以免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冰敷的作用是抑制末梢感觉神经,起到镇痛、麻醉效果。冰敷可以改善周围血管通透性、防止软组织水肿和渗出。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从根本上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的可能,减轻红肿、热痛的症状。冰敷是放在最痛、最肿、最热的部位,做好冰袋与皮肤的保护性隔离,注意防止水滴滴落污染伤口。一般在急性受伤的48-72小时内冰敷,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冰敷,如果肿胀、疼痛、发热明显,可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严格控制冰敷时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简单地记就是:急性损伤用冰敷,慢性劳损用热敷。
本文是周光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