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的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峡部裂)应当引起重视
最近在门诊接连遇到几位二三十岁的患者,最终诊断为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峡部裂),部分接受了手术治疗,所以在这里跟大家聊聊这个病。
随着久坐伏案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普及”和体育锻炼的缺乏,年轻人出现腰背痛的比例越来越高,大部分的患者主诉腰骶部疼痛,坐久了会出现屁股及两侧的酸痛,弯腰加重,其中大部分是因为不良的工作生活习惯导致的腰椎及腰背部肌肉筋膜炎症引起的。但有的患者经历了长期的对症治疗及腰背肌肉锻炼后,腰痛症状仍不能得到有效缓解,特别是在弯腰或伸懒腰时腰痛明显加重。这种情况下,就要当心是否为峡部裂性腰椎真性滑脱了。
其实,这种病并不罕见,只是很多患者没有在意也没有检查。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流行病学调查,但根据美国人群的调查资料,一般人群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总的患病率约为5%-7%,但不同性别不同人种存在差异,爱斯基摩人青少年可达13%,成人高达54%。特殊职业人群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如举重、游泳、体操运动员、司机、飞行员等。这类椎体滑脱,在病因学上,应与关节突间的峡部长期承受过大应力损伤有关。
而这种病,一般来说,通过腰椎正侧双斜前屈后伸位X线就可以确诊了,部分患者需继续完善腰椎CT及MRI检查。需要申明的是,该类滑脱是因为后方峡部发生了断裂,也就是骨折,进一步导致了滑脱的发生,所以是不会自身愈合的,这一点与退变性滑脱(假性滑脱)有着本质不同,后者主要见于中老年患者,因为腰椎间盘及关节突和腰部肌肉的退变导致的,本身并没有骨质的断裂。
但发育不良性腰椎滑脱,并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如果腰痛症状及滑脱程度不重,可以通过锻炼腰背肌肉延缓滑脱的进展。但因为其峡部断裂的本质,切开复位内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严重疼痛及重度滑脱的有效治疗方式。
该例青少年患者,脊柱侧弯同时合并峡部裂性滑脱,不应只盯着“侧弯”而忽略了“滑脱”
斜位X线上,峡部断裂典型的“狗颈断裂征”
本文是刘辰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