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炜 三甲
陈炜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胆胰外科

规范化的术前诊断和术中再评估,有助于降低胆囊癌错误诊治的发生率

773人已读

临床上,我们不乏看到因良性疾病实施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案例。随着日间手术广泛开展,术前检查时间紧张,上述漏诊胆囊癌的案例越发多见。由于术前未考虑恶性疾病可能,手术操作也未遵循“无瘤”原则,故术中肿瘤播散的风险明显上升,患者还需承受二次手术的痛苦。为避免误诊,对于存在胆囊癌高危因素的患者,如直径大于8mm的胆囊真性息肉、瓷化胆囊、胆囊腺肌症和萎缩性胆囊炎等,术前应高度重视,完善血液和影像学检查;术中仔细解剖避免胆囊破损,术毕将标本放入标本袋后再取出;术后常规送冰冻快速切片。养成取出胆囊标本后,常规剖开胆囊对黏膜进行全面检视的习惯,若有异常,送冰冻快速切片,以期最大程度降低漏诊率。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是一种特殊的胆囊慢性炎症,由于临床表现具有相似性,将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的临床报道并不少见,甚至误行扩大手术。增强CT是两者鉴别的主要影像学手段:胆囊壁弥漫性而非局限性增厚;增厚的胆囊壁内见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结节,增强扫描无强化;胆囊黏膜线完整,即使有少量破坏也多为小溃疡;胆囊浆膜面和黏膜面强化明显,而肌层明显强化减弱等,都是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典型CT影像特点,而胆囊癌发病始自胆囊黏膜,多伴有黏膜的大量破坏。术中如果发现胆囊局部的病变显著,但无明显淋巴结转移的迹象,需警惕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可能。若无法准确判断,影响手术切除范围时,可行区域肿大淋巴结及增厚质硬胆囊壁的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切忌盲目自信,误诊误切。


陈炜
陈炜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