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癌症患者为什么越来越多?
2021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该主题旨在广泛倡导发挥家庭在防癌抗癌中的重要作用,共同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定期防癌体检,关爱陪伴患癌家人,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
大家都知道目前癌症是现在生活中危害大家身体健康非常严重的病症, 作为一名从事临床肿瘤专业的医生,10多年前的肿瘤病房,很少看见40岁以下的患者,而现在年轻的患者明显多了,20岁也不稀奇了,感觉怎么这些年癌症越来越年轻化了呢?越来越多的20岁到45岁的年龄段罹患癌症,尤其是一些还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当中,那到底为什么癌症越来越年轻化呢?
许多30岁左右,或不到40岁的年轻人觉得癌症离自己还很远,刚刚迎来人生最灿烂的时候,这是他们人生最得意的阶段,就得了癌症,并且不得不和癌症开始惊险的搏斗。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男性1006万例,女性923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患癌的越来越多,患肺癌、胃癌、白血病、肠癌、骨肿瘤、脑肿瘤、肝癌、恶性淋巴瘤的年龄日趋年轻。这些癌症的特征――都发生在身体里最幼稚、最易接受刺激的组织里,包括血组织、神经系统骨。
年轻人患癌还有自身疾病的特点,其一,症状不典型的多,这可能与年轻人的体质与耐受性强有关。大多数的癌症,在发病早期无症状,或是仅有乏力、胃口差、腰酸、腹胀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略。部分病人全身症状较重,如胃癌,有上腹胀痛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这是因为年轻人新陈代谢旺盛,肿瘤增殖快,易于早期转移,易于引起全身症状之故。这些全身性症状,也可见于多种胃肠疾病和全身疾病,而不会想到癌症。其二,就诊时间晚,误诊多。原因是,自恃年轻身体好,将“腰酸乏力”、“便血、腹痛”等“信号”误诊为“小病”,不加以重视,其结果是,确诊时大多已属中、晚期,失去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其三,癌肿生长快、恶性程度高、病程短。如青年胃癌患者的病程,70%为6个月至1年,平均为16个月;老年胃癌患者平均为66个月。
到底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近二十年来癌症越来越年轻化呢?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首先,生活方式和接触环境中的某些致癌物质,能够增加人体对癌的易感性,可能是环境的因素启动了基因突变。 正常细胞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转变成癌细胞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平均为15-20年,有的可能长达数十年), 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改变,比如长期摄入过度高脂肪食物会导致结肠癌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增高。去年有一位22岁的小伙确诊患上了胃癌,并且是晚期没有手术机会,发病一年后病逝。追问了解情况,他有着长期饮食不规律及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其次还有肥胖,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研究指出:已找到证据,证明肥胖与癌症确切相关。其中体内多余脂肪对人体激素平衡的影响最为主要,如脂肪细胞能释放雌激素,会增加女性肥胖者患乳腺癌的风险;腹部脂肪细胞能促使人体产生生长激素,会增加罹患多种癌症的危险。还有环境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现在越来越严重,而中青年人多是上班族、开车族。辐射日积月累,会损伤到人体的正常细胞,而年轻人生活中接触到的辐射,如电磁辐射、微波辐射等,远超过中老年人。久坐也是患癌的一个不良因素,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久坐不动者由于缺乏足够的免疫细胞,容易患癌,乳腺癌和结肠癌似乎是与运动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癌症。
日本在对胃癌患者的调查发现:吃得太饱和久坐不运动,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久而久之,使得“人体内的免疫因子变得迟钝和无能”。还有生活压力,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癌症是一种身心疾病。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及抑郁状态下的人群,是癌症发生的高危人群,而中青年人群正是长期处于这种心理状态下的群体。
对于一种病症我们想要多方面的了解,来避免这种病症对自身的健康危害。其实无论癌症有无年轻化问题,都可以通过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一些癌症的发生,这对于未知原因导致的年轻化的癌症,同样适用。预防癌症核心的问题之一是改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筛查,积极面对和预防,癌症的发病率自然会明显下降。
癌症的预防一般分三级,一级是防止肿瘤发生,合理规划膳食结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道理大多数人都懂,关键还是靠毅力来执行。二级是早诊断早治疗,很多肿瘤早期都有一些症状,比如鼻咽癌会有耳鸣、耳闷,膀胱癌会出现尿血等,重视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就医。三级则为诊断病情、防止恶化或复发等。“现代人比较缺乏对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视,特别是年轻人,对自身健康不够重视。”
通过改变或避免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及早发现和治疗,很多癌症可以得到预防和控制。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治疗,延长寿命。拿胃癌来说吧,胃癌发病人群总体来说是中老年人,但并不是年轻人就不会得,近几年本人接诊治疗的胃肠道癌患者二三十几岁左右的不在少数,往往恶性度高,发展快,预后差。近年来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升高,发病年龄年轻化,和一些年轻人爱在街边小摊吃快餐、麻辣烫,营养不均衡有关系。而且很多人直到出现胃部严重不适才去医院,这时查出胃癌就已经到晚期。黑便、呕血、黄疸症状,这往往就是处于胃癌晚期的症状。所以,对于胃癌的早期症状一定要警觉:不明原因贫血、消瘦或有胃部症状,不论年龄,都要及时就诊,接受胃镜检查。对胃癌的预防建议:1、食物要多样化,保持膳食平衡。避免高盐(每天食盐量应控制在10克以内)、过硬、过热的饮食。喝烈性酒也可损伤胃黏膜,进而诱发胃癌,要注意避免。3、少吃或不吃致癌物。N-亚硝基化合物等致癌物是诱发胃癌的因素,人们应少吃或不吃与其有关的食物,如腌、熏、烤、烘、炸的食品和霉变食品。4、早期筛查,内镜检查可以达到目的。尤其是40岁以上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人群,应定期做内镜检查。
与欧美相比,中国乳腺癌发病提前10年左右,即高峰在50岁左右,欧美乳腺癌则在60岁达到高峰。还有研究指出,在同一年龄的时候,60后比50后风险高,70后比60后风险高,80后比70后风险高,90后比80后风险高。我国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年轻人零点之后睡觉的占到90%以上;熬夜人数占比“80后”约占熬夜总人数的33%,“90后”约占到67%。这些数字明显与肿瘤高发有关!这样的生活习惯就是癌症的温床,因为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癌症就会乘虚而入。不光肿瘤,猝死的主要诱因也是睡眠不足!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欲望的膨胀,生活压力加大,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是,一边拼命赚钱,一边花钱续命。一边是熬夜加班、通宵打游戏,一边又是花钱续命......有报告显示,在我国82.8%的80、90后白领成为亚健康重灾区。许多不良习惯都是导致恶性肿瘤发生的因素。因此如果要想遏制癌症年轻化的趋势,每一个年轻人应当采取更加主动的方式,是积极改变生活习惯,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加强运动。同时需要掌握更多的相关早筛知识,用更客观的态度来对待疾病。下面是世界卫生组织向中国居民提出的九条预防癌症的新建议,看似简单,内涵丰富,供大家参考:1 严格控制体重。2 不吃发霉的食品。3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过热的食品。4吃新鲜的果蔬前要将其清洗干净。5 不酗酒、不吸烟。6 不要长期服用可能致癌的药物。7 不要使用有毒的塑料袋。8每天晒太阳不宜超过40分钟。9 不要熬夜。
每当你想要为你的身体健康而努力,那么就从那一刻开始,一定还没晚!
本文是韩鸿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