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徐兴顺 人已读
头颅CT和磁共振检查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是非常严重吗?
说起脑梗死,可能有一些朋友不太清楚,但在健康关注度有了显著提升的今天,“中风”这个词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而导致中风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急性脑梗死,它的出现,似乎总是伴随着偏瘫、嘴歪、失语、痴呆、癫痫等多种临床症状。有文献表明,中风是世界上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老百姓对此谈虎色变。
(PS:“中风”是祖国传统医学名词,当时的古人发现有一种疾病来势汹汹,发病极快,就像是一阵“邪风”把人吹到一样,故称之为“中风”,在现代医学里,“中风”主要是指引起急性症状的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就是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
对于脑梗死,我们应该首先了解,其实就是给脑部供血的血管堵了,导致了其供血的神经细胞因为缺血而死亡,故称之为“脑梗死”,所以,脑血管的健康直接影响脑健康。且大脑对缺氧非常敏感,一旦脑血管堵塞,血管所支配的脑组织就会缺乏氧气和营养供给,因此患者会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偏瘫等。
然而,很多人就会问了,我并没有偏瘫等症状,但是CT或磁共振的报告上却说我有脑梗死,并且还是“腔隙性脑梗死”,这又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
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塞,这个名词最早来自19世纪的法国,Dechambre医生在1838年最早用“腔隙”(lacune)来描述在尸检中发现的一种现象,他发现在一些患者大脑的中心部位或脑皮层的下面或其他部位有很多的体积很小的“洞”,所以这位医生就索性用“腔隙”来描述这类病灶,后来人们通过CT、磁共振等技术在活体上也得到了证实。
这些小“腔隙”是怎么来的呢?动物的脑组织是很软的,有点像嫩豆腐,一旦因种种原因导致损伤,发生坏死时,就容易出现“液化”,也就是这部分坏死的脑组织“化成了水”,医生们称之为“液化性坏死”,有点类似于水蜜桃变质了一样。而像腔隙性脑梗塞这类疾病,因为周围的脑组织还很正常,就中间的一小块因为缺血等原因坏死了,且“化成了水”,就会很自然的在其中出现一个个充满液体的“小空洞”,也就是“腔隙”。
为什么只是中间一小块坏死了呢?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在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管炎等慢性危险因素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出现血管狭窄和管腔闭塞。我们打个比方,大脑是一片很大的菜园,血管就是埋在地下灌溉用的水管。几条大的水管引来水流,大水管又分出很多小的管道,最终覆盖整个田地。小穿通动脉就是分到最后出水的那一部分管子。当它出了问题,靠它灌溉的那一小片田里的菜就缺水了,于是逐渐枯萎,这一小片也就没了收成。但因为其他的菜不会被影响,依然茁壮成长,所以就出现这一小片的“空地”。
在医学定义上,腔隙性脑梗塞是大的脑动脉分出的的单个小穿通支血管闭塞引起的非皮质性小梗死(梗塞灶的直径一般在0.2-15毫米)。说的简单点,就是给脑子供血的很细很细的小血管堵了,引起的小梗死,就称之为“腔隙性脑梗死”。
为什么查出腔隙性脑梗死
却没有症状?
对于相当一部分腔隙性脑梗塞的病人来说,发现其存在往往是个“偶然”,就像是很多人是在健康体检或者是头痛头晕等不舒服的时候查CT/磁共振发现的,所以,很多时候腔隙性脑梗塞并不引起明显的脑功能障碍的症状。
人脑约由上百亿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就好比是“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它们再根据具体职能划分为各“条线”、“部门”,如各脑区、各功能核团、各种神经纤维联系等等。这么庞大的机构,如果仅仅是个别小单位,特别是不是那么重要的“部门”的部分人员缺失或运行不良,对于整个机构来讲,可能是不容易被发觉的。
当然了,并非所有的腔隙性脑梗塞都没有症状,还是用上文的类比,如果出问题的“部门”特别重要或者是尽管是“小范围”的局部问题,但出现在了多个部门,“量变引发质变”,整个“司令部”的运转势必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的。
腔隙性脑梗死
的症状有哪些呢?
1.一侧或单个胳膊腿无力。往往是患者的某一侧的胳膊腿或仅某一只胳膊或腿无力,这种无力往往并不十分严重,仅是力量减弱,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瘫痪,除了肢体无力外,也可以有一侧的嘴角歪斜,而不伴有言语障碍,感觉障碍等其他情况。医学上称之为“纯运动性轻偏瘫”。这种情况占所有腔隙性脑梗塞的45%-57%。
2.一侧或单个胳膊腿麻木。情况与上边类似,只是症状由“乏力”变成了“麻木”,也可以存在一侧面部的麻木。医学生称之为“纯感觉性脑卒中”。占腔隙性脑梗塞的7%-18%。
3.一侧或单个胳膊腿乏力加麻木。简单说来,就是上述两种情况的叠加。称之为“感觉运动性脑卒中”占腔隙性脑梗塞的15%-20%。
4.一侧或单个胳膊/腿活动不灵活。这种“不灵活”往往不是因为无力造成的,而仅仅是“不准确”,比如我们要去拿桌上的花生米,既需要上肢和手有一定的力量,还需要“准确”,这类病人往往是力量有,但是没有“准确度”,这种情况称之为“共济失调”,我们人类能随意运动,跑跳嬉戏,除了胳膊腿有力量支撑之外,还需要另一套“平衡控制系统”,就像是机器人,力量很大,但活动起来显得很僵硬,动作笨拙,不连贯。这就是“平衡控制系统”没有达到人脑的精准度,而在腔隙性脑梗塞中表现为这种情况的就叫做“共济失调性轻偏瘫”,占腔隙性脑梗塞的3%-18%。
5.说话含糊,单手笨拙、乏力。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有点“哑嗓子”的感觉,可以伴有吞咽困难或饮水呛咳,同时出现某只手的活动笨拙和轻微无力。被称为“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占腔隙性脑梗塞的2%-6%。
【备注】以上五种情况,多是“急性起病”,即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然出现的,可以突然出现,也可以睡醒后发觉。
6.痴呆、大小便失禁。当脑部反复出现腔隙性脑梗塞的时候,“量变引发质变”,如果作为“司令部”的大脑在多个“部门”出现状况,就会整体运行不畅,造成反应迟钝,甚至运行瘫痪,“上行下达”无法快速反应,就“痴呆”了呗。人憨憨傻傻的,再加上大小便控制中枢处于腔梗容易出问题的部位,就会导致大小便控制不好,进而失禁。还往往会伴有以上5种情况的一种或几种。且这种病人的腔梗往往不是一次出现的,是反复梗塞后的结果,所以病人的症状往往不是那么“急”,而是有缓慢加重的趋势,但量变到质变之间也是有迹可循的,在医生的仔细询问下,很多家属会发现某个“质变”的时间点。这类情况被称为“多发皮质下梗死和痴呆”。
面对腔隙性脑梗死,
应该怎么做?
其实面对CT或者磁共振报告中出现的腔隙性脑梗死结果,我们要理智的面对,不要害怕和恐惧,因为腔隙性脑梗死造成的危害相对比较小,往往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而且这些腔隙性脑梗死可能是以前脑梗死遗留的坏死灶,往往不需要紧急处理,特别是那些仅有单个病灶、没有明显中风危险因素、无血管狭窄等病变,以及年轻的患者,其实不要紧张,病灶也可能与既往脑外伤或者脑炎等情况遗留所致,或者正常的VR间隙,这些在影像学上是与腔隙性脑梗死无法区分的,这种情况下可以继续观察,定期复查头颅CT或者磁共振。但是对于那些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病灶,伴有痴呆症状以及有多个中风危险因素的患者,这时候要注意和重视了,这可能就是严重中风的前兆。
首先,在面对CT或者磁共振报告中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建议及时就诊,咨询神经内科医生,听取专科医生的建议,或进行其他必要的检查。
第二,当患者再次突然出现轻微症状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寻找致病原因。
第三,对于存在高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酗酒、肥胖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人,控制危险因素是预防腔梗或阻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具体说来,高血压等“三高”患者应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稳定(所有的控制“三高”等慢性病的药物并不是吃上去就完事了,需要定期复查以及时调整,所以医生常说的是“调血压/血糖/血脂”,想要最大程度的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血压/血糖/血脂一定要“达标”)。有吸烟史者应当戒烟。中老年人和有脑卒中家族史的人更应当注意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定时进行健康体检。
第四,针对“抗血栓”的治疗:
①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对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② 他汀类药物稳定动脉斑块,强化调脂治疗。
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这类药的使用也需要正规医院神经科医生针对于您的具体情况评估后使用,有些人不适合吃,有些人不能吃,而有些人仅吃一种还不够,所以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Regenhardt RW, Das AS, Lo EH, Caplan LR.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Lacunar Stroke: A Review. JAMA Neurol. 2018;75(10):1273-1281. doi:10.1001/jamaneurol.2018.1073
[2] Micheli S, Corea F. Lacunar versus non-lacunar syndromes. Front Neurol Neurosci. 2012;30:94-98. doi:10.1159/000333426
[3] Phipps MS, Cronin CA.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BMJ. 2020;368:l6983. Published 2020 Feb 13. doi:10.1136/bmj.l6983
[4] Phipps MS, Cronin CA.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BMJ. 2020;368:l6983. Published 2020 Feb 13. doi:10.1136/bmj.l6983
[5] Regenhardt RW, Das AS, Lo EH, Caplan LR.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Lacunar Stroke: A Review. JAMA Neurol. 2018;75(10):1273-1281. doi:10.1001/jamaneurol.2018.1073
[6] Esenwa C, Gutierrez J.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Vasc Health Risk Manag. 2015;11:437-450. Published 2015 Aug 7. doi:10.2147/VHRM.S63791
本文是徐兴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