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药膳?
药膳是利用某些药物和食物补充人体所缺乏的物质, 以提高人体的抗病力, 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凡有预防、保健、治疗、康复性质或具有同样作用的饮品、食品, 都应该看作药膳。
1.药膳的历史悠久:药膳是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篇,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神农本草经》中说,“上药主养命以应天,多服久服不伤人,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中药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主治病以应地”。在《神农本草经》365种药物中,记述有延年、不老、耐老、益气、轻身、增寿等药物共有165种。
《本草纲目》记载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类药物有四五百种之多,一些药物经现代药学科学研究证明,确有养身益生、抗病防衰、益寿延年的作用。纵观《本草纲目》养生延寿方药可发现,李时珍使用的抗衰老药物种类繁多,涉及面广,突破了传统滋补肝肾、健脾益气的范畴,扩大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化湿、重镇潜阳等方面。
2药膳应用的复杂性:药膳比较重视个体和时空的差异性,强调根据时令气候条件、地域特点以及年龄、性别、体质、身体状态等不同相应地改变膳食的配制。
时间不同而不同:春三月,阳气生发,春气通于肝,药膳可选择玫瑰五花糕、菊杏饮等来升散疏肝;夏三月,阳气隆盛,夏气通于心,药膳可选择百合粥、灯心竹叶汤等来清心散热;秋三月,阳气收敛,秋气通于肺,药膳可选择桑菊蜜糕、核桃芝麻糊等润肺滋阴;冬三月,阳气潜藏,冬气通于肾,药膳可选择虫草炖老鸭、鹿茸酒等温补肾阳。
空间不同而不同:地区不同,因气候条件以及生活习惯不同,人的病变特点和生理活动也不同,口味也存在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等差异。如同样的阳虚阴盛病证,用扶阳散寒膳食辅助治疗,西北高寒地区可选择大温大热、药效力强的药膳,东南温热地区最好选用微温微热、药效力弱的药膳等
个体不同而不同:生活中很多人认为症状相同就可以服用同一种中药。其实同一种中药并非适合所有人, 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体重各不相同, 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差异而不同。比如,腹泻的人,所用的膳食也有所区别,属于脾胃湿热的,可食用薏仁粥、马齿苋饮;属于寒湿困脾的,可食用藿香菖蒲粥、姜蒜红糖汤;属于脾胃虚弱的,可食用益脾饼、白术猪肚粥等等不同。
总之,药食同源、药食同理、药食同用,药膳配伍原则是根据病情、药性或食物的偏性而定, 必须以中医中药理论为指导。药膳要注意配伍禁忌、饮食禁忌、妊娠禁忌等。服食方法, 或粥食、或菜肴、或羹汤、或蜜膏、浸酒磨粉等等都可以。
本文是肖振卫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