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人民医院成功开展市级医院首例骶神经调控术
13年前,重庆的蒋阿姨检查发现宫颈癌,手术以后出现排尿费力,尿不尽感。当时罹患肿瘤的阴霾还未散去,蒋阿姨根本没有在意排尿的问题。随着术后恢复,定期复查,没有发现肿瘤复发和转移,蒋阿姨悬着的心才逐渐平复,这时才注意到排尿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排尿困难,也感觉不到尿意,偶尔还会出现尿失禁的症状。例行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蒋阿姨膀胱内残余尿量约633ml,远远大于正常人一次的排尿量,此时蒋阿姨才决定到医院进一步诊治排尿问题。
在家人陪同下,蒋阿姨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就诊,接诊的肖啸主治医师在详细了解病情后,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检查,CT提示膀胱充盈并多发憩室,双侧输尿管扩张,不除外神经源性膀胱可能。尿动力学检查提示膀胱感觉功能减弱,顺应性尚可,排尿期逼尿肌压力曲线未见明显升高,操作前导出残余尿量约350ml。最终明确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膀胱逼尿肌无力。
膀胱残余尿量增多会升高膀胱内压力,促使尿液返流回双侧输尿管甚至肾脏,引起双侧上尿路积水,最终导致肾脏功能损害甚至丧失。首要任务就是排空膀胱,避免返流,保护上尿路功能。肖啸医生指导患者行自身清洁间歇导尿术,并且嘱咐患者记录排尿日记。根据排尿日记显示,患者每次可以自行解出部分尿液,但膀胱内剩余约300ml尿量需要导尿排出。通过评估,肖啸医生判断通过骶神经调控可以帮助蒋阿姨恢复排尿功能,减少残余尿量。经过与蒋阿姨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相关治疗方案及利弊后,饱受煎熬的蒋阿姨愿意尝试骶神经调控。
手术分为两期进行:第一期植入骶神经刺激电极,通过刺激参数调整,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再根据一期手术的效果评估二期手术时机,最终植入永久电极,维持长期的治疗效果。我院泌尿外科经过全面且详细的术前讨论,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德毅教授的指导下,于2020年12月27日成功实施骶神经刺激电极一期植入术,术中神经刺激反应良好,电极位置理想,整个手术耗时五十分钟。


术后蒋阿姨排尿通畅,自解小便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明显减少,未再出现尿失禁症状。一期手术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泌尿外科充分评估病情后,认为术后疗效理想,二期永久电极植入时机成熟,于2021年01月26日成功实施骶神经刺激装置永久植入术。


患者术后第三天出院,经过四个月的稳定刺激,目前患者尿失禁症状完全消失,残余尿量在150ml以下,已经停止间歇导尿,完全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什么是骶神经调控?
骶神经调控(Sacral Neuromodulation,SNM)或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是指利用介入手段将一种短脉冲的刺激电流连续施加于特定的骶神经,以此剥夺神经细胞本身的电生理特性、以便人为地激活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干扰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与调节膀胱、尿道括约肌及盆底等骶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官的行为,起到“神经调控”的作用,用于一些下尿路功能障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骶神经调控适用于哪些疾病?
该疗法用于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更多保守治疗患者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急迫性尿失禁、严重的尿频尿急)、非梗阻性尿潴留、大便失禁等。该疗法是膀胱过度活动症三线治疗中唯一推荐级别的治疗,综合有效率达73%。在最新版的专家指南中,明确神经源性膀胱及间质性膀胱炎为该疗法相对适应症。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妇科泌尿/神经泌尿专科门诊,涵盖范围:
1.妇科泌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盆腔脏器脱垂、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泌尿生殖系尿瘘、女性排尿困难、女性尿道外阴疾病、阴道紧缩等私密整形。
2.神经泌尿:脊柱外伤患者膀胱康复与管理、脊柱术后排尿异常、先天性脊柱病变排尿异常、脑部/脊髓疾病后排尿异常、盆腔术后排尿异常等。

肖啸,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擅长妇科泌尿(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瘘),间质性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排尿困难等诊治。对于骶神经调控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科特色:常规开展尿动力学检查、经耻骨后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骶神经刺激电极置入术
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三院院区3楼
每周四下午两江院区门诊部2楼12诊室
本文是肖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