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文了解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由于移植后异体供者移植物中的T淋巴细胞,经受者发动的一系列“细胞因子风暴”刺激,大大增强了其对受者抗原的免疫反应,以受者靶细胞为目标发动细胞毒攻击,其中皮肤、肝及肠道是主要的靶目标。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GVHD被定义为发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前100天的排斥反应的表现,而慢性GVHD指的是发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00天的排斥迹象,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在移植后早期,是移植后早期死亡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及肝脏,少数情况下也可累及其他脏器。
01
急性GVHD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HLA差异的程度;受者和捐赠者的年龄、性别差异;无效的GVHD预防措施;移植调理方案的强度和移植物的来源等
02
皮肤是最常受累的器官,主要表现为皮肤充血及斑丘疹,可伴痒、痛。初发于手掌、足底、随后扩展至面颊、耳、颈、躯干及胸背部,重者伴表皮坏死及皮肤剥脱
胃肠道受累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每日排便量可达1000毫升以上,伴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肠绞痛、便血和肠梗阻。
肝脏病变常最后出现,表现为黄疸、血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
03
寻找急性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是预防的重要环节,主要的预防方法包括:
HLA配型:改进HLA配型是减少急性GVHD 的最佳方法
单药免疫抑制剂:最常见的包括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TAC))和短程甲氨蝶呤(MTX)的组合
去除T细胞(应用较少):从造血干细胞内去除 T细胞是预防GVHD的有效手段,但 同时也明显增加了疾病复发率、移植后第二肿瘤发生率及移植失败的比例 ,提示移植物中的T细胞对于发挥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至关重要
04
急性GVHD的一线治疗:糖皮质激素(最常用甲泼尼龙)可破坏淋巴细胞 、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反应 ,被认为是急性GVHD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的给药剂量及给药途径取 决于受累器官及急性GVHD的严重程度
急性GVHD的二线治疗: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急性GVHD尚无标准的补救治疗标准,一般遵循各自中心的用药原则,主要有:抗白细胞介素2受体抗体(IL-2RA),单抗(巴利昔单抗,MTX,芦可替尼(Ruxolitinib)等
参考文献
1.张晓辉.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与治疗[J]. 临床内科杂志, 2012, 029(006):377-380.
2.黄晓军, 吴德沛. 中国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系统疾病专家共识(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020年版)[J].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0(7):529-536.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