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房中的小肿块
对于女性来说,乳房既关乎外形美观,又关乎个人健康,是每个女性一生中都需要细心呵护和关怀的器官。而乳房中长了小肿块无疑是令人无比担忧的。目前多数女性是在洗浴、穿衣时无意间发现乳房肿块而就诊,这存在着偶然性,如果能加强日常的自身检查,掌握正确的自我检查的方法,将极大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早期检出率。
那么该如何正确自我检查呢?首先是观察。站在一个光线充足的镜子前,把衣服退至腰部,两臂自然下垂,仔细观察两侧乳房的大小、形态、位置及对称性。此外,还可以做弯腰、高举双臂、转动身体等动作,观察乳房的外周部分以及乳房形态和轮廓的变化。正常的年轻女性,乳房外形饱满、呈半球形,皮肤光滑平整。随着年龄的增大,女性乳房开始出现萎缩而下垂。如果乳房局部的皮肤出现皱起、凹陷如酒窝状、溃疡、变色或者乳头有内陷,则需要提高警惕。其次是触摸乳房。可以站立或者坐位,右手抬高置于脑后,左手指头并拢,以手指指腹轻压右边乳房。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3-4圈),还要特别注意乳房外上部分及腋窝处,进行地毯式检查。最后用拇指和示指捏住乳头外围组织,向乳头方向牵拉,注意有无溢液。切忌重按和抓捏乳房,否则容易把正常的乳腺组织当成肿块。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沐浴时涂抹沐浴露后皮肤会变得光滑敏感,触摸检查会更加顺畅、敏感性更高。
了解了如何自我检查,那么什么时间检查才合适呢?女性的乳房状态会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所以不是任何时候检查都合适。月经来潮前乳腺增生达到高峰,且伴有压痛和肿胀,此时检查不能反映乳房的真实情况;月经后1周内乳房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因此,为了排除月经周期的影响,在每次月经来潮后的第7-11天的相同时间段内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是最合适的。对于已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自然绝经的女性来说,则在每个月的固定时间检查即可。
自我检查发现乳房肿块后,不必过度紧张和焦虑,除了少部分是乳腺癌外,大多数的乳房肿块是良性疾病,如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还有一些少见的分叶状肿瘤等。乳腺囊性增生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发病高峰为30-40岁,此类肿块一般伴有与月经周期有关的乳房胀痛,会随月经周期的改变而消退。而其他良性肿块一般与月经周期无关,表现为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韧、触之有滑动感,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时也表现为乳房肿块,且很多时候伴有乳头溢液,如果出现血性溢液则要警惕恶性可能。而乳腺癌的肿块一般以单发多见,边界模糊、表面不光滑、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但也有少部分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很难区分,需引起注意。
一旦发现或有怀疑肿块,应立即至医院请乳腺专科医生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不可贻误治疗。除了临床专科体检,目前乳腺的辅助检查主要有B超、钼钯和磁共振检查,都有助于我们的诊断。对于临床怀疑有恶性可能的肿块,需要活检明确肿块的良恶性。如果病理检查明确为恶性,则在可手术的情况下必须手术。对于临床和辅助检查提示良性可能或者活检病理结果为良性者,可定期随访,如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则可要求手术治疗。
本文是洪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