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蹄内翻足
概念:
马蹄足内翻即足内翻呈马蹄状,主要分为先天畸形和后天性内翻两种,先天性畸形更常见。马蹄内翻足的形成主要由于足部肌力不平衡所致,肌肉的不平衡久之形成骨关节畸形,在畸形的基础上负重造成畸形更加严重。
病理病因:
一、先天性马蹄内翻畸形
病因迄今不清,多数学者认为该畸形为胚胎发育早期受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发育异常或肌肉发育不平衡所致,也可能与胎儿足在母体子宫内位置不正有关。总结起来1.遗传因素2.组织异常3.神经肌肉畸形4.胚胎发育异常5.基因突变。有相当一部分马蹄内翻足是由于早产缺氧演变成痉挛型脑瘫所致。
二、后天马蹄内翻多由创伤引起
由于间接或直接暴力引起得足踝部骨折、骨筋膜室综合症、神经损伤病变等引起的足踝部特殊体位。
临时表现: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畸形由三部分组成:①后足内翻、马蹄(跟距骨跖屈所致),乍看似无足跟,故又称为棒形足;②中足因第一跖骨下垂,足内侧凹陷呈高弓畸形,跖腱膜紧如条索;③前足内收旋后。同健侧对比,足小而窄,小腿细,肌萎缩明显,但感觉正常。内踝触摸不清,足背外侧可及凸出的距骨头。扶持患儿站立时,可见足外侧缘着地。年龄稍长,畸形愈加明显,步态跛行。长期负重行走,足背外侧可见增厚的滑囊和胼胝体。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X线摄片显示距骨与第一跖骨纵轴和跟骨与第4、5跖骨纵轴不平行而形成夹角;距骨与跟骨纵轴夹角小于30°(正常为30°~35°)。
治疗方法
先天马蹄内翻足的治疗原则是越早越好,出生发现就立即开始,治疗效果理想,一般不会留下残疾,治疗方式分为二种。
一、保守治疗
对于生长后0~6个月患儿的治疗是手法矫正,系列石膏(Ponseti技术),矫正鞋固定。治疗周期长约半年至1年。超过6个月的患儿也可以使用Ponseti方法,但效果没那么理想。
二、手术治疗
1、软组织松解术 包括跟腱松解、胫后肌腱、拇长屈肌、拇短展肌、跖筋膜等等。
2、肌腱转位术 包括胫前肌、胫后肌外移至第三楔骨或骰骨上,这些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病症决定的。
3、骨性手术 包括跟骰关节楔型截骨术、跟骨外翻截骨术、三关节融合术 ,这也是根据不同临床表现作出不同的方案。
4、Ilizarov外固定调整术 对于青少年以后,严重的马蹄内翻足作缓慢牵伸配合软组织手术,对足部畸形进行三维矫正,效果相当理想,治疗周期3个月至半年。
我经常治疗的是青少年和成人的马蹄内翻足,所推崇的也是只做软组织手术,不截骨或少截骨的Ilizarov外固定调整术 。有几个典型病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病案一:10岁儿童 早产儿 生长后发现 未曾使用Ponseti系列石膏法,只是简单按摩康复,跛行逐渐加重来就诊。

10岁双侧马蹄内翻足 跛行

10岁双侧马蹄内翻足 站立双足跟不着地

10岁双侧马蹄内翻足 不能伸直膝关节

10岁双侧马蹄内翻足 髋关节外展受限

行内收肌松解术后 髋外展受限解除了

行股二头肌长头和半腱肌松解

行跟腱松解 三个1cm创口

行足底跖筋膜松解 创口1cm

Ilizarov外固定调节器 用克氏针固定 没有切口

Ilizarov外固定调节器 用克氏针固定 没有切口

Ilizarov外固定调节器 用克氏针固定 没有切口
病案二:15岁女孩 发现右脚短缩跛行明显3年就诊 ,之前未作诊治。

15岁 单侧马蹄内翻足伴肢体短缩1.5cm

马蹄内翻足术前术后对比

Ilizarov外固定调节器 冠位和轴位照

术后一周 使用助行器练习行走
病案三:31岁女性 左脚跛行二十余年就诊,之前未就作诊治。

左侧马蹄内翻足

胫前肌移位术

使用锚钉把胫前肌固定在骰骨上

Ilizarov外固定调节器 轴位和冠位照

Ilizarov外固定调节器 左右侧位照
经过三个月的带架期,最后取架进行功能康复,大家康复得很好,实现了当初的期望,不再自卑,生活开启了新篇章。
马蹄内翻足并不可怕,有些怀孕中早期就能通过产检彩超发现,如果是单一马蹄内翻足不用坠胎,出生后釆用Ponseti系列石膏法就能矫正,如果是随着发育逐渐加重的青少年或成人釆用Ilizarov技术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已经使用几十年,是十分成熟的手术。Ilizarov技术不仅仅用于马蹄内翻足上,有很多创伤保肢、肢体延长、重建、骨髓炎、糖尿病足、脉管炎等等疾病上用途广泛,化腐朽为神奇。今年正值是Ilizarov诞辰100周年,我们十分怀念他,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创造出一种技术 ,发展为思想体系 ,最后成为一种哲学,我们十分感谢他,继续把Ilizarov技术发扬光大!

Ilizarov诞辰百年 我们欢聚一堂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骨关节科 黄伟副主任医师 每周五全天出诊
本文是黄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