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严盛 三甲
严盛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肝胆胰外科

同样是肠癌肝转移,为什么原发灶位置不同预后也不一样?

668人已读

经过之前的科普,大家应该多少了解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一些知识。但是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有趣的问题,不同原发灶来源的肝转移灶,预后也一样吗?

1629877705.png

咱们通过对一篇文章的解读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篇回顾性研究是由国内鼎鼎有名的上海东方肝胆医院肝胆外科发起,他们纳入了2009 年 1 月至 2015 年 6 月之间行肝部分切除的 106 例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指征:影像可见肿瘤均能切除,残肝体积在 30%(肝硬化患者 40%)以上,无肝外转移证据。患者术后接受氟尿嘧啶 - 奥沙利铂方案化疗6 个月。本组病例随访截止至 2019 年 6 月 30 日或死亡、失访。

1629877706.png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左半结肠癌的预后生存曲线明显高于右半结肠。其中,右半结肠癌组中位生存时间 44 个月,左半结肠癌组 55 个月,两组 O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6,P<0.05;图 1)。右半结肠癌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17个月,左半结肠癌组19个月,两组R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7,P>0.05)。由统计检验可以得出:左半结肠癌组的术后长期生存率更高。

以上就是文章的主要研究过程及结果,下面我们根据文章的讨论部分解读一下左右原发灶导致预后不同的原因。

现代肿瘤学将结肠以结肠脾曲为界分为左半(远端)和右半(近端)结肠,左半结肠和右半结肠在胚胎起源和血供方面均略有不同。一项研究对3045 例结肠癌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发现右半结肠癌出现黏液瘤、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关键癌基因突变、表达 b-raf 原癌基因、丝氨酸 / 苏氨酸激酶信号通路异常等事件的概率高于左半结肠癌,而左半结肠癌出现染色体不稳定、EGFR 或 HER2 基因扩增、表皮调节素表达的概率高于右半结肠癌。

其他类似的研究发现右半结肠癌患者更倾向于年龄增大、肿瘤直径增大、淋巴结转移比例升高、TNM分期Ⅲ期以上比例增多、癌细胞未-低分化比例更多等特征。本研究发现左半结肠癌肝转移术后患者预后优于右半结肠癌肝转移患者,且本组右半结肠癌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检出率高于左半结肠癌,也从侧面印证了右半结肠癌生物学行为更为恶性。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右半结肠肝转移患者因为基因表达、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的作用,其恶性程度较左半结肠略高。基于这一结果,我们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时应该更注重个体化方案的制定。

本文引自:施长鹰,董志涛,廖博懿,乔亮,沈伟峰,杨甲梅.不同部位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病理特点及其术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0,9(4):324-328.


严盛
严盛 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肝胆胰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