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江志鹏 三甲
江志鹏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食管裂孔疝的术前检查——那些年人们对术前检查的错误理解!(下篇)

908人已读

二、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为了提供更全面的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方面的证据,尤其对于HH的诊断和分型,同时可以排除穿孔、气腹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最常用影像学检查包括上消化道造影和CT扫描。

(一) 上消化道造影

①.食管裂孔疝上消化道造影征象

HH消化道造影征象分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包括膈上疝囊、疝囊内胃粘膜、食管裂孔增宽,其中最重要的是膈上疝囊。此外,疝囊内还可见到增粗迂曲非平行的胃粘膜皱襞,与膈下胃内粘膜相连。间接征象包括食管蠕动减慢、胃食管反流、食管粘膜溃疡、管腔狭窄、食管缩短等表现。

上消化道造影也有助对HH的分型,根据其形态可分为:1.滑动型;2.短食管型(先天性或后天者的食管挛缩);3.食管旁型;4.混合型。

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造影征象

反流是胃食管反流病在上消化道造影中最直接的征象,表现为造影剂自胃底经胃食管交界区进入食管。反流分为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前者是由于下食管括约肌一过性松弛所致,反流持续时间短、食管廓清快;后者是由于胃食管抗反流机制异常所致,反流反复出现、食管廓清慢。

胃食管反流病在上消化道造影中除表现反流外,还可有其他征象,如食管下段局限性挛缩、造影剂通过驰缓、食管蠕动减弱、异常蠕动波、贲门增宽、食管缩短、食管粘膜增粗紊乱等。

(二) CT扫描

CT扫描主要用于食管裂孔疝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食管裂孔疝的分型并了解疝内容物情况。

①.食管裂孔滑动疝

CT扫描上可表现为食管下端囊袋状影,囊壁较上方食管壁增厚,内部可见增粗的粘膜与膈下胃粘膜相连续。

②食管旁疝

CT扫描上可见胃底从食管旁疝入纵膈

① 多器官型

CT扫描上可见有胃以外的器官经食管裂孔疝入纵隔,常见的有横结肠或小肠,严重时甚至可见肝左叶、胰腺、脾等器官疝入。

三、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功能学检查

食管裂孔疝主要体现为形态学的改变,诊断时主要依靠内镜和影像学的表现。胃食管反流病主要体现为功能上的异常,因此诊断时更依赖于功能学指标。功能学检查还是外科手术治疗的前提,无论是手术指征还是手术方式的选择,功能学指标都是重要的依据。

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功能学诊断指标有很多,可以提供更全面更多维度的参考信息。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食管PH值-多通道阻抗监测和食管测压,前者被视为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金标准”,后者有助于鉴别贲门失弛缓、食管硬皮病等,对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食管pH监测

食管24小时pH监测被认为是诊断和定量酸反流的“金标准”。这项检查是通过食管中放置一根包含一个或多个固态电极的细导管来进行PH监测。电极连接到病人佩戴的数据记录仪,记录器上显示一个数字时钟。当病人发生不良事件(如胃灼热、胸痛、打嗝等)时,可在日记中记录该事件,并在记录器上记录时间。

病人的症状日记应与反流发作相关。胃灼热或胸痛与pH值下降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因为它有助于确定因果关系。由于病人放置导管后,通常不会进行正常的活动或饮食,因此,在研究期间,他们的症状可能不那么突出。应结合症状指数和症状相关几率来统合判断。

(二)、食管阻抗检查

食管pH监测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准”之一,但该方法无法监测非酸反流及反流物的性状,如气体或液体。这就需要借助食管内多通道阻抗检查该技术不仅能识别食管内容物的运动方向,同时还可以区分其性状为液体、气体或液-气混合物。鉴于食管阻抗检查无法分辨反流物的酸碱度,临床上多采用食管阻抗检查联合pH监测,以区分酸反流(pH<4)、弱酸反流(pH 4~7)和碱反流(pH>7)。联合监测的有效性和可重复性更佳,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90%,被公认是目前监测胃食管反流的最好工具。

(三)、食管测压

食管压力测定是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食管腔内压力变化的机械性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生理多导仪记录下来的一种技术,用于测定上食管括约肌(、食管体部、下食管括约肌和膈肌脚的运动功能。可以静息状态评估,也可以通过饮水吞咽评估吞咽功能。该技术操作简单、痛苦相对小,目前已成为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一种常规检查诊断方法。

在2008年提出采用芝加哥分类标准的诊断标准和分类方法,这个诊断标准用胃食管结合部的参数综合性更强。

根据胃食管结合部形态,下食管括约肌和膈肌脚的纵向距离分为3型:

Ⅰ型:下食管括约肌和膈肌脚重叠;

Ⅱ型:下食管括约肌和膈肌脚部分重叠,下食管括约肌和膈肌脚距离1~2 cm;

Ⅲ型:下食管括约肌和膈肌脚完全分离,距离>2cm,应考虑存在食管裂孔疝。

依据芝加哥分类标准,将食管动力障碍分为3类:流出道醒阻(包括贲门失弛缓)、轻度食管动力障碍和重度食管动力障碍。

所以每种检查都有它适用的疾病,医生为了更明确地诊断,避免误诊、漏诊才会开具多种检查。所以完善检查可以减少误诊的发生、确认病情的严重程度、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及治疗效果。所以如果大家身边的朋友出现胃食管反流,就应该建议他们去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早日明确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谢谢大家的观看!


江志鹏
江志鹏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