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响排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膀胱功能的作用
在门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他们在接受前列腺切除手术治疗以后,排尿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于是,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方法产生怀疑,认为可能是手术没有做好。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这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地理解整个排尿的过程。排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许多环节,所以影响因素很多。简单地讲,膀胱是一个容器,用来储存小便。当膀胱里面储存的小便达到一定的容量后,会通过神经向大脑发出信号,人们就意识到需要解小便了。然后大脑发出排尿指令,通过传出神经把 指令传达到膀胱,膀胱就开始收缩。膀胱就像一个房间,通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尿道)与外面相通,而走廊的两侧有两扇自动开关的门(前列腺和括约肌)。平时不排尿时,膀胱不会收缩,这两扇门也不会打开,这样尿液就不会自己流出来。当大脑发出指令要开始排尿时,膀胱收缩,而这两扇门就会自动打开,尿液通过走廊顺利排到体外。
所以,要想正常地排尿,各个环节都要运转正常:
(1) 神经系统功能要正常,这样可以准确地发出或接受指令。
(2) 膀胱的感觉和收缩功能要正常。
(3) 尿道内外括约肌(两扇门)的开关要正常。
(4) “走廊”要宽敞、通畅。
前列腺增生使走廊变狭窄,影响尿液通过。而前列腺增生的手术就是要把狭窄的走廊重新整理通畅。但是,即使手术成功了,术后排尿的情况还要来自膀胱的正常感觉和收缩功能。以下介绍的几种情况就属于虽然尿道这条走廊通畅了,而膀胱功能不佳引起的排尿异常。
一、第一种情况就是膀胱的感覚功能不好
如果膀胱不能很好地感觉到里面储存尿液的量,不向大脑发出信号,当储存的尿量已经超出正常范围,还没有要排尿的意识,这样必然会影响排尿,有时还会引起尿潴留,小便根本不能排出。
二、第二种情况属于膀胱收缩能力不佳
当大脑发出排尿指令后,膀胱不能进行有力的收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走廊再通畅,膀胱内的尿液也很难顺畅地排出体外,患者就会感到排尿费力,这种情况多出现 在糖尿病时间较长或重度前列腺增生时。出现慢性尿潴留时,膀胱功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对这样的患者,手术以后短期内排尿仍然会感到费力,但是部分患者可能 随着前列腺部位梗阻的解除,膀胱收缩功能会慢慢地恢复,排尿症状也会慢慢地减轻。
三、第三种情况属于膀胱过度收缩
在大脑没有发出排尿指令的时候,一些患者的膀胱也会不自主地收缩,就像小腿肌肉抽筋一样。膀胱收缩的同时,患者常会感到难以抑制的尿意,其实此时膀胱内并没有多少尿液,因此也就解不出多少小便。这种尿频、尿急的情况可能因为患者的膀胱功能原来就有问题,也可能由于前列腺手术后创面的刺激而产生,临床上医生往往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处理,部分患者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得到好转,但也有的患者膀胱功能本已受到严重损害,即使手术以后也很难恢复。
本文是夏盛强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