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尿路感染就医指南(二)
根据上一篇文章所讲到的症状,我们可以判断自己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在就医时,对于疑似尿感的患者,医生会开一些检查以明确诊断,那么一般需要做哪些检查呢?做检查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的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痊愈呢?
1.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尿液理学检查、尿生化检查。
? 尿液的理学检查:尿液外观浑浊对诊断症状性菌尿具有较高敏感性。
? 尿生化检查:尿生化检查包含有多个指标,与尿路感染相关的常用指标有以下几项:
? 亚硝酸盐(NIT):正常值为阴性。阳性见于大肠埃希菌等G-菌引起的尿感,尿液中细菌
数>105/ml时多成阳性反应,且阳性反应程度与尿液中细菌成正比。
? 白细胞酯酶(LEU):正常值为阴性,尿感时为阳性
? 尿蛋白:正常定性为阴性,定量<100mg/24h。尿感可有蛋白尿,通常<2g/24h。

2.尿培养
? 尿标本的收集:应取清晨清洁的中段尿标本,男性应上翻包皮并清洗阴茎头,女性应清洗尿道周围区域以保证所取的尿液清洁;对于不能按要求排尿的患者,可以使用耻骨上穿刺抽吸尿标本。
? 结果说明:尿培养细菌菌落计数≥105CFU/ml被认为是尿路感染的诊断指标。
? 注意事项:如果一周内使用过抗生素,或者尿液停留膀胱时间不足6小时,以及饮水过多都会使尿培养出现假阴性的结果;而在收集尿液时如果不规范,标本被污染也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在做尿培养检查时可注意以上几点以留取符合要求的尿标本。

3.治愈标准:对于疑似尿感的患者,往往会做以上检查明确诊断,如果医生认为有尿路感染,可能会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就让患者立即服用抗生素。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无异常,尿菌转阴,但这时还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治疗尿路感染如同治理长江污染一样,如果源头污染(如肾盂肾炎),尿路内还存在细菌,会导致症状的反复,因此,在疗程结束后一周及一个月后复查尿菌阴性才可视为治愈。
本文是庞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