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患者可以吃螃蟹吗?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一年四季皆有蟹,但每年9月~10月正是螃蟹黄多油满之时,是吃螃蟹最好的季节。然而对于不少肿瘤患者而言,是还是不吃,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提起肿瘤患者能不能吃螃蟹,正好癌症和螃蟹之间还有一段小故事,很多人应该不知道。 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古希腊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前460年—前370年)观察到人体内有一种肿物能够在体内快速生长,在扩散过程中该肿物会伸出许多像手指一样触角,形似螃蟹,故用螃蟹的拉丁语“carcinos”及“carcinoma”来命名这种疾病,其中carcinos专指非溃疡型肿瘤,carcinoma专指溃疡型肿瘤。 时至今日,在影像学中,“蟹爪样病变”仍作为鉴定恶性肿瘤的指征之一。如乳腺癌、肝癌、胰腺癌、甲状腺癌中均有较多病例的肿瘤呈“蟹爪状”。 正因癌症与螃蟹间这千丝万缕的联系,众多肿瘤相关的医院、研究所与协会的徽章中,均加入了螃蟹元素,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中国抗癌协会等。在徽章中,螃蟹通常被一柄利剑或蛇杖戳穿,寓意征服癌症、杀灭肿瘤。 民间有 “癌症患者不宜进食海鲜,海鲜有发癌作用”的说法,认为海鲜、蟹这类食物是“发物”,都不能吃。是不是这样的呢? 发物是一个民间的说法,并没有得到现代科学的认同,在权威的医学教科书和期刊杂志上,都找不到发物的定义。 大家口中说的发物,多半都觉得吃了可能会加重疾病或者诱使疾病发作的食物,大概有这些: 水头游的(水产品)→带鱼、鲤鱼、鳝鱼、蚶子、蛤蜊、螃蟹、虾和海参等。 地上跑的(畜肉类)→羊肉、狗肉、驴肉、马肉和部分鸡肉。有说公鸡吃不得,有的说母鸡吃不得!人家鸡的性别咋就惹到你了呢! 不会跑的(蔬菜)→韭菜、芹菜、香菜和茴香等。 从现在的研究来看,有些“发物”是跟过敏性疾病有关,比如哮喘、荨麻疹等,有的跟疮疡肿毒有关,但更多的“发物”就只是单纯的食物而已。 从现代病理学的角度看,肿瘤与“发物”之间真的没有联系,吃了这些东西不可能引起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从多年临床实践的角度看,还没有看到哪个患者因为吃了某种食物而引起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看,这些“发物”恰恰多数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正是补充营养的好东西! 从现代吃货的角度看,不吃这些“发物”就会错过小鸡炖蘑菇、韭菜炒鸡蛋、清蒸大螃蟹、麻辣小龙虾……哎呀,更可惜! 肿瘤患者不能随便节食饿肚子,你们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好,吃得健康,所以鸡鸭鱼虾蟹都要吃。
本文是何义富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