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张耀国
张耀国 康复师
北京康复医院 骨科中心

阿耀科普|髂胫束综合征

2691人已读

如果膝盖外侧有持续的疼痛,特别是跑步运动员,这可能是髂胫束综合征的症状。这是一种经常由反复弯曲膝盖的活动引起的伤害,例如跑步、骑自行车、徒步旅行和长距离步行。

骼胫束是一束厚厚的纤维,从臀部外侧延伸到大腿外侧和膝盖,一直延伸到胫骨顶部。如果骼胫束太紧,可能会导致膝盖周围肿胀和疼痛。

一、概述

  • 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ITBFS)是跑步运动员膝关节外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该综合征由骼胫束(iliotibial band,ITB)在股骨外上髁表面滑动时的反复摩擦所致,当膝关节伸展时,髂胫束移动至股骨外上髁前方;膝关节屈曲时,移动至其后方,并且在2个位置均保持紧张。

二、流行病学

  • 跑步运动员膝关节外侧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有报道在所有下肢损伤中,其发病率高达22.2%。

三、发病机制

  • 髂胫束是阔筋膜张肌( tensor fascia lata, TFL )肌腱部分的延续,并有部分外侧臀肌参与。
  • 髂胫束远端在其止于胫骨结节前,跨越并附着于髌骨外侧缘和髌骨外侧支持带。
  • 在跑步周期中,足刚触地后,髂胫束后缘与股骨外上髁表面碰撞。这一“撞击区域”发生于膝关节屈曲30°或略小于30°的位置。
  • 反复刺激可能引起慢性炎症,特别是在骼胫束后部纤维之下。在股骨外上髁表面,后部纤维被认为比前部纤维更紧张。

四、危险因素

  • 下肢不等长(综合征产生于较短一侧的腿部)
  • 前足内翻增加
  • 与健侧相比,Q角(在髂前上棘、髌骨中点和胫骨结节之间测量得到的角度)增加
  • 向跑道相同的方向过度跑动
  • 下坡跑
  • 缺乏跑步经验或跑步距离及频率突然增加
  • 长跑

五、临床特征

  • 膝关节外侧锐痛或灼痛。
  • 患者开始跑步时无痛,但是在可再现的时间或距离后产生症状最初症状。
  • 在跑步后不久消退,但是下一次跑步时复发。
  • 患者注意到下坡跑或增大跑动步幅,往往加重疼痛。
  • 在更严重的病例,甚至在步行或下楼梯时出现症状。

六、自然病程

  • 连续跑步后,症状呈进行性。
  • 改变活动及治疗后改善。
  • 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七、体格检查

  • 膝外侧关节线上方 2~3 cm 触诊髂胫束压痛。
  • 有时局部肿胀或捻发音。
  • Noble 挤压试验往往为阳性(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 90”,当膝关节被动伸展时,将压力施加于股骨外髁,膝关节大约伸展至 30°再现疼痛)。

Ober 试验检查髂胫束的紧张度(患者健侧卧位,髋关节屈曲90°,患侧髋关节外展、后伸,随后内收,不能将髋关节内收至检查床为试验阳性)。

改良 Thomas 试验评估髂腰肌和股直肌的柔韧性缺陷(患者仰卧位,对侧髋关节屈曲,有症状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屈曲,不能完全伸展髋关节并屈曲膝关节至 90°,表明骼腰肌和股直肌紧张)。

? 检查臀中肌肌力。

  • 评估下肢不等长。

八、髂胫束综合征的风险因素

虽然我们把鞋子不适,路面不平以及室内跑道的转角过硬等认为是髂胫束综合征的风险因素,但并没有任何科学证据。不过,大量研究表明髋外展肌和髋外旋肌乏力与髂胫束综合征密切相关。

在健康跑者中,这些肌肉保证髋部的外展和外旋,从而防止髂胫束受到损伤。但是,如果这些肌肉肌力不足,那么在脚跟落地时,髋关节出现内收以及内旋,从而使得髂胫束以及潜在的敏感组织压迫股骨外上髁。

当前的理论认为当髂胫束挤压股骨外上髁时,夹在髂胫束和股骨之间的神经末梢会释放激活臀肌的信号。当然,如果这些肌肉存在功能不良或者乏力时,这种机制便失效。

不同于臀中肌和其它主要的髋部外展肌的激活,阔筋膜张肌的激活对髂胫束造成的应力最大。而我们锻炼臀肌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是让自己的臀部更翘更有型。

过窄的步宽可造成交叉步态(crossover gait),该步态大大增加发生髂胫束综合征的风险。纠正交叉步态,你或许就能和髂胫束疼痛永远说再见了。

九、如何治疗髂胫束疼痛

有治疗髂胫束疼痛的速成方法吗?很可惜,没有。最好的治疗髂胫束疼痛的方法是纠正跑步模式。

髂胫束综合征是典型的生物力学机制问题,此话怎讲?虽然疼痛区域位于膝部外侧,真正的问题却在于下肢的更上方的髋部肌肉。虽然冰敷,拉伸和泡沫滚轴都有其各自的作用,但是生物力学机制问题最终需要生物力学机制来解决。因此,髋部肌肉力量训练也就顺理成章成为治疗的一部分。

肌肉乏力或者功能不良可导致跑步时机械力学的可预测性及重复性改变,增加髂胫束应力以及造成其损伤。

当前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髂胫束综合征最好治疗方法由Michael Fredericson于2000年发表在斯坦福大学学报上。作者的方法相当简单,仅包含两个拉伸练习以及两个力量练习。

拉伸练习包括:对两侧附着于髂胫束的肌肉进行拉伸,每次15秒,每天拉伸3次。

力量练习包括:对两侧附着于髂胫束的肌肉进行力量训练,先从每天一组,每组15次开始,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过渡到3组,共30次。

整个方案持续6周。在进行Fredericson治疗期间,运动员尽量避免跑步,92%的运动员可以完全康复。

以下为Fredericson方案:

平躺式绳臀伸展

站立位臀部交叉伸展

侧卧位髋伸展

站立位臀部上提

十、其它治疗髂胫束损伤的方法

虽然Fredericson方案的结果非常令人振奋,但是他的研究也存在一些缺陷。

首先,该研究没有设对照组,所以不清楚其改善多少是来自练习本身。其次,该方案也缺少加强外旋肌肌力的练习。

那么我们还应该怎么做?

我建议加入以下练习以同时解决外旋肌肌力和外展肌肌力的问题,另外,还可加入一些等长力量练习,这类练习与真正跑步时肌肉的功能相似。

Clamshells

Glute bridge

保持向上位置5秒

Wall isometric

内侧大腿用力抵住墙壁约5秒

十一、如何拉伸髂胫束?

说到髂胫束拉伸,其实并非针对髂胫束自身,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髂胫束并不是可拉伸性组织。硬要打个比方的话,髂胫束的拉伸性就好比轮胎橡胶而不是弹力带。

第二:针对髂胫束的拉伸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拉伸髂胫束,因为髂胫束在股骨上有多个附着点。相反,研究表明患者应该拉伸附着于髂胫束上的肌肉,例如臀大肌和阔筋膜张肌。

上述Fredericson法已经做了最好的髂胫束拉伸示范。

泡沫滚轴治疗髂胫束紧张

使用泡沫滚轴松解髂胫束周围软组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过应该尽量避免在疼痛区域进行滚动。

记住,髂胫束的疼痛主要来自于股骨外上髁和髂胫束之间的高度敏感区,所以不要在此处进行泡沫滚轴以免加重疼痛。

有些患者发现某款特定鞋子会加重髂胫束疼痛,但并无科学证据证明不同款式的鞋子或者定制鞋垫可以造成髂胫束问题。所有目前为止的证据都认为髂胫束疼痛的根源来自髋关节而非足部,所以首要的治疗方案是加强髋部外展肌和外旋肌的肌力。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张耀国
张耀国 康复师
北京康复医院 骨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