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胸
气胸(pneumothorax)是指胸廓内的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有气体积聚,可分为自发性和创伤性。创伤性气胸可由胸部钝挫伤、挤压伤或穿透伤等引起;自发性气胸可进一步分为原发性(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PSP)和继发性(second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SSP)。儿童自发性气胸多由于肺大疱(病因不明的肺尖囊泡)破裂引起。
文献统计美国儿童和青少年PSP的发病率估计为男孩4/100,000、女孩1.1/100,000,发病高峰见于16-24岁。
气胸的临床表现为剧烈运动、咳嗽或Valsalva等使跨肺压急剧增高的动作后突发呼吸困难及胸痛(多为尖锐或刀刺样疼痛),疼痛在患侧通常呈弥漫性,并放射到同侧肩部,偶尔伴干咳。少量气胸可能无症状,因其他原因行胸片检查时偶然发现。
气胸常进行胸部X线检查,特征性表现为:患侧胸膜腔可见气胸线(脏层胸膜线),肺野过度透亮且血管和肺纹理减少,患侧膈肌可变平或向下弯曲,纵隔和气管可能移向气胸对侧,也可因胸膜腔内气体的压迫而发生肺不张。PSP成人和儿科患者都以左侧发病为主。胸高分辨CT检查可了解有无胸膜下囊泡。
气胸治疗一般取决于气胸的量、呼吸窘迫的程度以及有无基础肺部疾病,目标是清除胸膜腔中的气体并防止复发。对于初次气胸的患儿,保守治疗为主:气胸量少(气胸量<30%)且一般情况稳定的患儿可以严密监测气胸量变化;气胸量大的患儿需要进行处理,可以进行胸腔穿刺术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对于保守治疗气胸仍持续存在或者反复发作气胸的患儿,推荐手术治疗,降低复发率,目前多采用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胸膜腔闭锁术。
本文是张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