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啥绝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发于老年人,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1个月疼痛仍没有消失,就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常常不能完全根治,但可以通过神经修复的方法减轻疼痛。
1、神经修复是什么意思?
神经好比电线,内有电缆,外有绝缘层,病毒损伤了电线外的皮,所以疱疹性神经痛发作时就像电线漏电一样,一会儿抽一下,一会儿疼一下,并且疼痛感强烈。神经修复的方法通俗称为电修复,用微弱的电流给神经进行修复,这是比较形象的说法,专业的名称叫神经射频治疗。修复神经首先要精准定位损伤神经,在人体内的神经网络上找到损坏的部位,就像在机器的电路上找到损坏的地方进行修复一般,然后用一根可以导电的穿刺针准确穿刺到受损伤的神经,找到神经后还会用电流进行测试,能够复制出疼痛的部位才算精准,继而实施修复,位置找得不精准就影响治疗的效果,需要调节,治疗时能感觉到治疗的范围就是平时疼痛的范围,只有修复到那根被病毒攻击的神经,才能有效减轻疼痛,做完治疗后拔除穿刺针。对于疼痛剧烈,神经损伤严重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还有一种电修复的方法叫脊髓电刺激,是将一个电极短暂放置在受损伤神经的部位,用麻酥感替代疼痛感,一方面可以起到修复损伤神经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阻断疼痛向大脑的传送。
2、神经阻滞和神经修复治疗的区别
神经阻滞和神经修复治疗是不一样,究竟选择什么治疗的方法是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决定的,患者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不同。
比如说我们分分类,第一种:年纪轻,<50岁,疱疹发得不多,疼痛不是很严重,这类自己好的可能性最大,吃点药多休息,2周左右很快就会好的;第二种:年龄>50岁,疱疹发的很多,疼痛很厉害,如果一发疱疹就来就诊,一般先口服药物,如果疼痛减轻不明显,可以实施损伤神经阻滞治疗,如果疼痛缓解得还不好,这时候就建议住院行神经修复治疗;第三种:年龄>50岁,疱疹发的很多,但刚开始不怎么疼,快到2周了,皮肤都开始结痂了,疼痛却开始越来越厉害了,有这种情况的患者比较亏,因为之前虽然疱疹比较多但疼痛不厉害,所以刚开始不会引起重视,等到疼得受不了了,再来就诊时有点错过了神经损伤的早期修复时间,这时候光用神经阻滞效果常常不能维持太长的时间。通过这些介绍,是不是能有这样的概念,选择什么样的治疗是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和治疗后神经恢复的情况来决定的。
总体来说,对于患者,即使发疱疹也只是局部的一片位置,但疼痛科医生见过身体各处发的疱疹,发在不同的部位,也管理过各种病程的患者,我们治疗病程最长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年的患者,门诊接诊过后遗神经痛20年的患者,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很难根治,大概经过治疗能减轻疼痛50-70%,治疗后疼痛的程度减轻,范围有缩小,疼痛时间越长,治疗后疼痛缓解的程度越小。
医生的任务主要是评估神经损伤的程度,但有一个困难,疼痛相当于感觉,就像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带状疱疹发作时从神经节到神经干再到神经末梢,都有可能被病毒损害。
疼痛更复杂的问题还在于,长期的疼痛有没有产生疼痛记忆?长期的疼痛对情绪影响如何?这样就更复杂了,电线有问题,传导有问题,想象也有问题,到底哪有问题?
凡是慢性疼痛被完全根治,或者医生用什么方法根治了顽疾,那就是找到引起疼痛的根源了,但这种情况常常带有偶然性,不能完全复制,否则大家也不会长期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折磨了。因此在这一点上医生和患者是队友,一起像侦探一样找到罪魁祸首,但肯定是困难重重。
总体说来,带状疱疹发展为后遗神经痛,大都数只能减轻疼痛而不能根治疼痛,这也是为什么医生要写一些相关科普内容的原因,通过对这个病的了解,治疗的原则从“等”变为“管”,尽早地根治疼痛,少受痛苦其实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追求!
带状疱疹的治疗最好在一个月之内消灭疼痛,一个月之内尽早修复,抢修神经,避免发展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能才是对付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绝招。
本文是徐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