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肩关节的疼痛,搞清楚原因再运动锻炼
文章摘要:肩袖损伤与肩周炎的症状类似,但治疗方式不同。早期诊断肩袖损伤可以避免延误治疗,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张阿姨,61岁,3个月前逐渐出现右肩膀的疼痛,起初拿重物的时候会有疼痛感,手向后伸取物的时候突然会疼痛加重,但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小心一点或者缩小动作幅度回避疼痛动作,这样的疼痛也并不严重影响生活。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别人说这是肩周炎,要多活动活动,然后还讲了自己认识的熟人症状一样的,后来坚持锻炼自己也好了。张阿姨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天天开始认真的甩手锻炼。慢慢的快2个多月过去了,疼痛也没见好转,感觉还有一点加重的趋势。张阿姨觉得可能还是时间没到,都说病去如抽丝,再坚持锻炼,不知不觉1个多月又过去了,但慢慢的张阿姨感觉锻炼的时候越来越疼,胳膊好像也抬不高了。另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之前左、右侧卧自由翻身,现在肩膀疼后晚上睡着了不自觉翻身,当压到右边肩膀时立刻钻心疼痛惊醒美梦,之后便久久不能入睡。之前疼痛还能熬,但是现在这几天几天睡不着觉,太痛苦了!于是下定决心来医院找医生看看。经过医生的体检和肩关节的磁共振检查,给出了客观的诊断——肩袖损伤,这才是引起张阿姨肩关节痛的根本原因。
肩袖损伤是什么意思?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啥叫“肩袖”吧,肩袖,是由冈上肌,岗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4块肌肉共同组成,就像一个袖口包绕在肩关节外面,所以形象地称之为“肩袖”。肩袖损伤就是这4块肌肉中的某一个或几个肌肉受伤,具体哪个肌肉受伤,进行磁共振检查就能明确诊断出来。
早期肩袖损伤的症状和大家熟悉的一个疾病——肩周炎非常类似。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疼痛也不是很剧烈,也不是持续疼痛,肩膀在做某一个动作时会突然加重。很多人对肩周炎这个疾病耳熟能详,周围也有人有类似的患病经历,都觉得好像忍一忍慢慢就好了。
但肩袖损伤却与肩周炎不同,不同点有两个:第一点不同是运动康复方式不同,肩周炎可以忍着疼痛坚持锻炼,越练越好。但肩袖损伤的患者如果也像中老年人经常在晨练时放开胳膊甩膀子、拉单杠等锻炼活动时无疑会雪上加霜,反而加重肩袖损伤,而这些动作对于肩周炎患者来说确是有益的。
第二点不同是自行恢复的效果不同,肩周炎是可以自愈的疾病,只是每个人自愈恢复的时间不同,有人月余,有人半年,有人一年甚至更长。但肩袖损伤疼痛不会逐渐减轻,很难自愈,如果一旦活动不当则很容易加重损伤。
由于这两个迥然不同的特点,因此咱们患者一旦出现了大家比较熟悉的类似“肩周炎”症状的情况时,不宜贸然运动试图缓解,此时最重要的首先是正确诊断究竟属于哪一种疾病,明确诊断后再确定治疗和运动方案才是正途。
遗憾的是,日常患者常常错过早期肩袖损伤的治疗,增加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影响了治疗方法原本的疗效。在早期仅仅有疼痛的时候,以为是肩周炎而采取等待的态度,后来因为延误过久疼痛加重或活动不当,肩关节也逐渐抬不起来,并且影响睡眠的时候方才来就诊,此时就拖成了两个病,肩袖损伤加肩周炎同时存在。治疗方案就必须首先进行肩关节的松解治疗,先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然后再进行消炎镇痛治疗,后续康复锻炼的时间需要延长。而如果在疼痛症状出现早期就尽早明确诊断结果,针对肩袖损伤的程度,先做好消炎镇痛的治疗,损伤不严重的肌腱就会及时逐渐修复,不仅大大缩短治疗时间,疗效也尤为显著。
这样看来,如果大家出现了肩关节疼痛,尽早明确原因搞清楚诊断最为关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是徐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