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黄振强 三甲
黄振强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

儿童直肠及结肠息肉

450人已读

息肉是指消化逍黏的肿块状突起,是小儿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分,但以结肠和直肠为最多见。我国小儿消化道息肉发病率很高,为小儿慢性小量便血的主要原因。男孩多于女孩,3~6岁多见,故又称幼年性息肉或青少年性息。大部分单发,但也有少部分为多发性,多发者可称为息肉病。

息肉发生部位多近肛门处,90%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易脱出肛门外。


病因

小儿直肠及结肠息肉形成的原尚无定论,但一般认为肠黏膜炎性病变和慢性刺激是形成息肉的重要因素。

病理

小儿直肠及结肠息肉的病理大部分是错构瘤性,如幼年性息肉。少部分是腺瘤,均为良性病变,文献中罕有发生恶变的病例。

临床表现

慢性便血是小儿直肠及结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便血常发生在排便结束时,在粪使的表面有一条状血迹,呈鲜红色,不与粪便相混。出血量较少,患儿排便时一般无任何痛苦。

直肠息肉脱出肛门外

直肠息肉脱出肛门外

结肠内息肉


沿疗

所有直肠及结肠息肉,均应将其摘除。对单个或少数散在的息肉,应根据息肉的部位和形态果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直肠下段息肉,可经肛门切除。高位息肉,电子结肠镜下切除,可同时检查有无多发息肉。

小儿直肠及结肠息肉多属自限性疾病,息肉摘除后,临床症状即消失,息肉复发率为5%左右,且一般无恶变潜能。

黄振强
黄振强 副主任医师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小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