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发育畸形----重复肾
一、概述
重复肾是较常见的肾、输尿管先天畸形。所谓的重复肾,是指一个肾有2个肾盂肾盏系统(图1),分别连接两条输尿管。重复肾可为单侧,亦可双侧。单侧畸形比双侧畸形多6倍。重复肾多数融合为一体,有共同的被膜,表面有一浅沟。重复肾完全分开者,甚为少见 。肾盂、输尿管上端及血管分开,亦有各自的肾盂、输尿管和血管。重复肾、重复输尿管多同时存在,重复输尿管可为完全型,亦可为不完全型(图2),可开口于膀胱内,亦可异位开口于尿道、前庭或阴道。发病率约1/9000。

图1 正常肾盂肾盏系统

图2 重复肾
二、病因与病理
1. 病因 在正常的人胚胎发育过程和咋弄,胚胎发育到第6周
时,中肾管末端通入泄殖腔处,向背侧突出一小的盲管,称输尿管芽。输尿管芽迅速成长,其顶端为原始的状如蚕豆状生后肾组织所包,。输尿管芽发育成肾盂,分支形成肾盏、再分支形成小盏、集合管。如果输尿管芽主干分支过早,则形成重复的输尿管畸形。输尿管芽分支的高低及多少,可决定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双重或多支输尿管畸形。重复输尿管常伴发重复肾。
2. 病理 重复肾结合为一体,较正常肾为大,两肾常上、下排
列,少有左、右或前、后排列者,少有完全分开者。上、下两肾时,上肾较小,有1个肾盏,下肾较大,有2个肾盏。与其相接连的输尿管为完全型的双重输尿管,则与下段肾相连的输尿管,在输尿管口之正常位置入于膀胱,上段肾则在较正常输尿管入膀胱位置之下方、膀胱三角区内入于膀胱。在男性,于后尿道、精阜、精囊处开口。在女性则可于尿道、前庭、阴道等处开口。下段的肾是属于正常的肾,上段属于异常或多余的肾。如上段的肾形态常不正常,常有积水、结石、结核等合并症,约50%有合并症,可影响肾功能。下段的肾不论在形态及功能方面,都符合正常肾的结构。
三、分型
重复肾分为3型。
1. 发育型 重复肾发育好,实质厚。
2. 积水型 重复肾外形变大,肾盂扩张、积水,肾实质薄;可伴
输尿管扩张、积水,梗阻部位多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或肾盂输尿管连接处。
3. 发育不良型 肾体积明显变小,肾实质少,部分呈囊泡状。
四、临床表现
多数重复肾无特殊临床症状,多数是偶尔发现。多数是因为肾及输尿管积水被发现。婴儿中常见有泌尿道感染。
1.泌尿道感染 膀胱输尿管反流或输尿管梗阻,都可引起泌尿
道感染。可为无症状菌尿,也可出现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
2.尿失禁 输尿管开口异位于括约肌远端,可出现尿滴沥。多见于女孩。
3.尿潴留 如果有输尿管末端巨大囊肿挡住膀胱出口,可出现机械梗阻,发生尿潴留或充盈性尿失禁。
4.腹部包块 继发于梗阻的巨大肾积水。
5.睾丸附睾炎 男孩的输尿管开口异位于生殖道所致。
6.生长发育迟缓 反复你泌尿道感染、慢性消耗等,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五、影像诊断
重复肾影像有3大特点。
1. 双肾盂伴上肾盂扩张,下肾盂正常。
2. 输尿管扩张。
3. 输尿管囊泡状囊肿。
6.如输尿管异位开口于尿道,则须行尿道镜检查。
处理原则
孕期发现重复肾后,除定期超声随访外,无需特殊处理。出生后无症状者不予干预,随访观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手术治疗。
本文是窦肇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