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陶英群 三甲
陶英群 主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

越紧张越手抖?警惕原发性震颤

1031人已读

(陈大叔)“医生,我老是手抖,特别是一紧张,手抖得更厉害了!朋友们都开玩笑说,我年纪越大怎么胆子越小了,真的无法理解。”

(张阿姨)“医生,我做针线活、浇花、织毛衣的时候,手会抖得很厉害,但是不拿东西就不抖了,这是帕金森吗?”

(孟爷爷)“医生,喝酒能治老点头的毛病吗?老伴说我这上了年纪,总是看到我不由自主地点头,有时候喝点酒后,就不点头了,但是第二天却还是点来点去,这是怎么回事?”

医生:这些情况可能是原发性震颤,不是帕金森病,建议立即去医院就诊。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出现手抖腿抖总是会习惯性忽视,或者怀疑自己得了帕金森病。其实,手抖腿抖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千万不要忽视。当然,四肢抖动,也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还有可能另外一种相对常见却陌生的疾病——原发性震颤。


01 什么是原发性震颤(ET)?

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也叫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目前国际上主流观点是认为,原发性震颤是缓慢进展的、可能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遗传因素、老化因素、环境因素与它相关。原发性震颤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均可发现,但有两个起病的高峰年龄,多见于 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青少年是另一发病高峰1。家族性比散发性原发性震颤患者起病年龄更早2

临床上原发性震颤常为双侧缓慢起病,随年龄逐渐进展,以双上肢的动作性震颤为主要特征,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震颤或发声困难。很多病人在做精细活动如写字画画、喝水吃饭、说话时,会感到震颤明显;如果处于情绪紧张或激动的场合,震颤会加重;部分病人会发现饮酒后震颤可减轻,但是第二天反而感觉震颤更严重。

随着病情的发展,震颤幅度可增加。原发性震颤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障碍、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部分患者除震颤外,还可伴有串联步态障碍(impaired tandem gait)、可疑肌张力障碍性姿势(questionable dystonic posturing)、轻度记忆障碍(mild memory impairment)等神经系统软体征(softneurological signs),称为“ET 叠加”。


02 为什么说原发性震颤“常见却陌生”?

原发性震颤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 0.9%,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3,65 岁以上老年人群的患病率约为 4.6%4,对于老年人来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动障碍疾病。很多病人会把原发性震颤与其它运动障碍疾病混淆。出现手抖时误以为自己没有生病,或误以为自己有帕金森病。两个疾病虽然都会表现有手抖,但是震颤形式是不一样的。帕金森病的手抖被称作“静止性震颤”,即四肢在静止状态下出现抖动。而原发性震颤恰恰相反,是“姿势性震颤”或“动作性震颤”,例如,当双手保持一定姿势或者持续某种运动的时候,手会抖动,一旦放松休息时,就不抖了。

当然,在少数情况下,原发性震颤患者也可以出现静止性震颤,而帕金森病患者也可以有姿势性震颤和动作性震颤。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颤之外,还有明显的运动迟缓、肌肉强直等,这些是原发性震颤没有的。在原发性震颤病人中,也有一小部分会发展为帕金森病。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帕金森病还是原发性震颤,请一定要尽快就医,避免被漏诊误诊。


03 原发性震颤(ET)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原发性震颤的治疗分为药物(口服药物及注射 A 型肉毒毒素)和手术治疗。轻度的不影响日程生活的震颤无需治疗;如果震颤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可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难治性重症震颤患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成为首选疗法。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什么?

脑起搏器,从医学上来讲就是“脑深部电刺激术”,英语名字是:Deep Brain Stimulation,提取它的首字母缩写,就变成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DBS” 。

脑深部电刺激术(DBS): 该技术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脑内特定神经核团(位于双侧大脑深部一些功能相似的神经细胞聚集体)的位置植入电极,通过电刺激抑制或兴奋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控制原发性震颤症状、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作用。

这种微弱的电流来源于胸前面埋藏的一个小小的电脉冲发生器(俗称电池),脉冲发生器通过皮下埋藏一根延伸导线(类似“电线”),到头部放置在脑核团里面的两根类似铅笔芯粗细的电极。微电流从胸部“电池”,通过皮下“电线”,传导到头部“核团”,进行刺激,产生作用(如图)。

DBS示意图.png

1987 年,法国医生 Benabid研发并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1993 年,欧洲通过 DBS 治疗特发性震颤。1997 年, DBS 获得美国 FDA 批准治疗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震颤。截止目前,脑起搏器的临床应用已超过30 年,造福全球 17.5 万患者。该疗法在国内发展近 20 年,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可以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癫痫等多种疾病。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也就是安装脑起搏器,是药物难治性原发性震颤的首选治疗。安装脑起搏器后,原发性震颤的抖动等症状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改善,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尽管原发性震颤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疾病,不减少病人的预期寿命,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对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原发性震颤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在治疗的同时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选择正规医院,避免走弯路,造成病情加重。


北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 陶英群教授团队

线下门诊时间: 每周四 上午 门诊5楼 513诊室

陶英群
陶英群 主任医师
北部战区总医院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