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瑞荣 三甲
徐瑞荣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病科

非霍奇金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一例

1195人已读

一、病例

1、基本情况:患者中老年男性,诊为非霍奇金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1月余。一年前因发现右大腿远端不明原因肿块去医院就诊,行病理示:(右大腿下段内侧穿刺活检)非霍奇金淋巴瘤,边缘区淋巴瘤。原单位免疫组化:PAX5(弥漫+);CD20(弥漫+);CD23(FDC网+);CD21(FDC网+);BCL-2(+);CD5(残存T细胞+),CD3(残存T细胞+)、CD10(残存生发中心+);CD99(+);CD38(浆细胞+);MUM-1(+);CD30(免疫母细胞+);Vimentin(+);Ki-67阳性率10%。患者自诉无全身转移,曾行放疗18次,未行化疗。现患者偶感胃部烧灼感,近期行胃镜示:1、反流性食管炎;2、非萎缩性胃炎。肠镜示:结肠多发性息肉内镜切除(APC6枚)。

2、PET-CT结果(2021-09-08):

(1)右大腿内侧皮下梭形软组织肿块,高FDG代谢,结合病史符合淋巴瘤表现;

(2)双侧颈部、纵隔多发小淋巴结,略高FDG代谢、考虑炎性淋巴结可能,建议随访;

(3)胃充盈欠佳,胃壁高FDG代谢;口咽部高FDG代谢,考虑炎性所致;

(4)喉部对称性高FDG代谢,考虑生理性摄取;

(5)部分乙状结肠、直肠及肛门处高FDG代谢,考虑炎症;

(6)双肺间质性改变;肝脏所发囊肿;左肾多发囊肿;

(7)前列腺增生伴钙化,前列腺不均匀性高FDG代谢,考虑炎症所致。

3、治疗:

中药汤剂:蒲公英30g 甘草6g 小蓟30g 白花蛇舌草30g

天冬15g 麦冬15g 茯苓15g 白术15g

党参30g 山慈菇10g 焦山楂10g 六神曲10g

炒麦芽10g 元胡10g 川楝子10g 肉豆蔻6g

14剂水煎服

二、分析

1、介绍与分类

边缘区淋巴瘤(MZLs)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惰性淋巴增殖性疾病,起源于二级淋巴滤泡套曲外侧的边缘区记忆性B淋巴细胞,经常累及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部位(MALT),累计淋巴结比较少见。

2008年WHO血液淋巴系肿瘤分类中,根据发病部位、临床表现、病程及分子学特征将MZL分为结外MZL-MALT(也叫结外边缘区淋巴瘤,EMZL)、结外边缘区淋巴瘤(SMZL)结内边缘区淋巴瘤(NMZL)。

2、三种类型边缘区淋巴瘤的免疫组化比较

(1) 结外边缘区淋巴瘤:CD20、CD79a、CD21、CD35

不表达CD5、CD23、CD10,通常表达的免疫球蛋白是IgM型(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表达),很少表达IgA/IgG型。

(2) 脾边缘区淋巴瘤:CD20、CD23、CD38、CD5、CD10

cyclinD1-/IgD+。

(3)结内边缘区淋巴瘤:NMZL起源于后生发中心成熟B细胞,WHO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的临床病理亚型,但其形态学、免疫组化特征与EMZL和SMZL在某种程度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与其他类型MZL不同的是,MZL自身免疫现象不明显。

徐瑞荣
徐瑞荣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血液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