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秀娟 三甲
徐秀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耳鼻喉科

“中耳炎”不得不说的故事

1411人已读

一直想写点关于中耳炎的文章,年底又特别忙,在连续奋战了三周,夜班连门诊或者门诊连手术的到七八点的情况下,终于把年关熬过来。目前,病房患者平稳而有序出院,我们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咽喉科连续两年拿了医院的先进集体奖,今年又是全院目标化管理突出贡献奖的唯三成员之一,这一年科室同事的辛苦不可言说,最终以成绩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诸多辛苦,终有安慰。

微信图片_20220129224022.jpg


言归正传,提起中耳炎大家就想到耳朵流水、听力下降。确实,中耳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耳部溢液及听力障碍,分泌物为脓性或粘液性,或伴有臭味,根据病史及病变不同,听力损失或多或少。但是门诊有部分以流脓为主诉就诊的病人,往往是外耳道炎。这里就要简单了解一下我们的耳朵的解剖,耳朵大致分外耳、中耳及内耳三部分构成,外耳包括耳廓及外耳道,我们的声音主要通过耳廓收集,外耳道传导至中耳,经过中耳进一步的增加作用,到达内耳,在内耳,机械能转变为神经信号,传递至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进一步产生听觉。外耳道炎亦可有耳流脓及听力障碍,但多鼓膜完整,中耳无病变。

图片1.jpg

耳部解剖侧面观

正常情况下,外中耳之间有一层膜间隔,叫鼓膜,它是外中耳的分界线,起到传声的作用。同时也是隔离外界环境的门户,如果由于某些因素,比如感染、强噪声、外伤或者暴力因素导致鼓膜穿孔,外中耳相通,特别容易引起中耳发炎,也就中耳炎。而鼓膜穿孔后反复的感染、上皮堆积,又可进一步加重中耳炎症,进一步损伤听力或导致继发性胆脂瘤的产生。

正常鼓膜.jpg

正常的完整鼓膜

中耳炎指中耳乳突腔黏膜、骨膜、骨质的炎性反应,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头颈外科分会2012年发布的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将中耳炎大体分为四大类型: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及特殊类型中耳炎。同时,根据中耳炎症的发生发展,又增添了中耳炎并发症、中耳炎后遗疾病,进一步完善中耳炎的分类。

无标题.jpg

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


临床最常见的为化脓性中耳炎,多指病菌经咽鼓管、中耳乳突骨性缝隙、血源性、外伤感染的鼓膜进入中耳或由分泌性中耳炎转化而来。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理表现为中耳乳突腔黏膜、骨膜、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性或者慢性炎症反应,鼓室乳突伴或者不伴脓性、粘性分泌物,肉芽增生及骨质增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大多见于儿童,临床主要症状为耳痛,耳闷胀感、听力下降和发热等全身症状。耳镜检查见鼓膜充血、隆起或波动性穿孔溢脓。积极治疗后大多愈合良好,亦有部分患者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png

急性中耳炎鼓膜象:鼓膜充血水肿,膨隆,鼓室疑似积液或者积脓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长期间断性耳流脓,听力下降,活动期可见中耳大量粘性、脓性分泌物。耳镜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穿孔,鼓室黏膜可正常或水肿、肉芽增生;听力学检查存在气骨导间距,咽鼓管功能检查可正常或不良;影像学表现为鼓室乳突密度增高影,可伴有骨质的吸收破坏。

鼓膜钙化.jp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鼓膜紧张部穿孔,箭头示鼓膜残边钙化斑

无论急性化脓性中耳或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都建议积极治疗,在感染期,积极的抗感染、对症处理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细菌毒素对内耳的损伤,降低耳聋的发生。同时,可以有效控制病变,防止鼓室乳突肉芽形成及骨质破坏,良好的生理结构对中耳乳突的通气引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静止期或炎症控制后的长期反复的湿耳期(鼓室反复潮湿),建议积极的手术治疗,行鼓室探查,清理黏连的肉芽或胆脂瘤,探查听骨活动情况,修补鼓膜,建立正常的外中耳生理结构,最大可能重建听力。

微信图片_20220129232321.jpg

某患者备案草图,修补后鼓膜完整,听力提高


徐秀娟
徐秀娟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