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方葛根芩连汤治疗感染性发热医案(原创)
葛根芩连汤是临床治疗胃肠型感冒的经典方,《伤寒论》第34条记载道:“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张仲景本意是说患者起初为风寒感冒,按理应该用桂枝汤治疗,但是医生误用下法,导致患者腹泻不止,脉象急促,喘息而且多汗,仲景认为此时宜用葛根芩连汤为主治,方为合拍。后世医家通过对葛根芩连汤的研究与运用后,认为此方的辨证要点在于:发热,呼吸急促,汗出多,腹痛,下利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
验案举隅:
谢某 男 7岁 感染性发热
2022.2.6 正月初六 立春后2天 周日
腹痛、发热3天,腹痛以脐周为主,有恶心感,欲吐难吐,体温最高可达38.9度,口服美林后可退,但易反复,今晨体温为37.6度,头痛,无流涕、咳嗽,大便每日2次,呈糊状,未见粘液脓血,矢气较多,矢气时肛门有疼痛感,舌尖红,苔轻中度黄腻,脉浮滑数有力。血常规示: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增高,急诊科诊断为感染性发热,新冠核酸检测阴性。
处方:葛根芩连汤
葛根30g 黄芩10g 黄连5g 甘草5g 木香12g
麸炒枳壳10g 姜厚朴5g 焦六神曲20g 紫苏叶12g
1剂颗粒剂
葛根30g 黄芩10g 黄连5g 甘草5g 木香10g
麸炒枳壳10g 姜厚朴5g 炒神曲20g 紫苏叶10g
1剂
嘱患者家属急用开水冲泡颗粒剂,先用1剂,回家再用药罐煲第2剂中药。
随访:患者服用1剂,热退,腹痛止,但食欲欠佳,2剂服毕,病愈。
按语:本案患者出现发热、腹痛3天,体温最高可达38.9度,口服美林后热势反复,头痛,大便呈糊状,肛门疼痛,舌尖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有力,典型的阳明病证,且病位属三表七里,因此用葛根解其表热,黄芩、黄连清阳明里热,再加木香、枳壳、厚朴、紫苏叶以行其腑气,黄连配木香,又有香连丸的组合,最后配神曲,消积导滞,诸药合用,切对病机,故病症好转极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内科/廖华君医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以上中药与剂量,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本文是廖华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