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有髋关节疼痛吗?
大约有1/5的中青年人存在髋部疼痛,以往对这个部位的认识不够清楚,近年来,逐步发现了这个疾病。髋撞击综合征又叫股髋撞击综合征FAI,主要表现为患者间断或持续性腹股沟区疼痛,尤其在下蹲、爬楼等动作时加重,活动受限一般不明显,很少波及膝以下。劳累、久坐可以诱发髋部疼痛。到医院检查,医生会告诉你,髋臼撞击试验阳性(分为前后两种)、C字征阳性、Drehmann试验阳性。这个病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钳型(Pincer)、凸轮型(Cam)、混合型。
第一种,钳夹型,也就是髋臼过度包裹。通俗的讲就是杯子太大了。其主要因素如髋臼后倾、内陷、内突等。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骨骺滑脱、创伤、手术过度矫正等都可以导致髋臼后倾。爱运动的或劳累过度的中年女性多见。通过骨盆正位X线片,可以看到髋臼前后缘线的“交叉征”。
第二种,凸轮型,也就是股骨颈侧增生。通俗的讲就是柄太粗了。其主要因素如股骨头不够圆、股骨头颈交界区增生等。还有儿童时期的股骨头坏死、股骨头骨骺滑脱、成年后扁平髋等,使屈曲内旋时头颈交界部与髋臼外上缘撞击。爱运动的青年男生多见。通过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可见,股骨头、颈交界区外缘的骨骼过于饱满、凸出、囊性变等。在髋关节MRI股骨颈斜位片上,可以看到α角增大。

凸轮型(股骨头颈交界增粗)
第三种,混合型。上述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临床约2/3病例为混合型。
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在疾病早期,如果不干预,可能导致骨关节炎。保守治疗有休息、制动、止痛、改善生活习惯、专业康复锻炼等。手术治疗又可分为髋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和传统的切开手术。主要目的是去除撞击的因素,即切除增生的髋臼缘及头颈交界部骨性突起、修整盂唇与软骨,以此缓解症状。目前更多的流行微创下髋关节成形术,切口小,恢复快。晚期形成骨关节炎的患者,严重者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本文是罗益滨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