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得了前列腺增生怎么办?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分叉、尿线变细、尿等待、排尿困难等。
随着我国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前列腺增生的患病人数逐步增高。50岁以上男性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症状。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治疗?
常用药物有哪些?
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下面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科普知识:
一、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

1.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时机的选择主要依据主观感受,患者可根据上表进行评分。总的评分范围是0-35分。
2.如果症状较轻(IPSS评分<7分),可采用警惕性观察,定期检查,一旦病情进展,要积极处理,以免产生严重后果。
3.如果IPSS评分≥8分,则需要积极治疗,首先口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
注意:用药前一定要
①完善泌尿系超声检查,明确前列腺的大小、有无肾积水和残余尿;
②完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查除外前列腺癌。
二、常用药物:
1.5a还原酶抑制剂(常用药:非那雄胺)
①通过缩小前列腺体积(用药3个月后),从而缓解症状,减轻尿流梗阻;
②长期服用可以减少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减少手术的危险性。
2.a受体阻滞剂(常用药: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①作用是松弛尿道,改善排尿症状;
②起效快,但不能缩小前列腺体积,也不能减少急性尿潴留及手术的危险性。
3.M受体拮抗剂(常用药:托特罗定)
①主要用于缓解尿频、尿急;
②不良反应有口干、便秘、头痛、视力模糊等,其中口干最常见;
③用药后警惕发生尿潴留的可能,使用前需检查残余尿。
4.植物药:中草药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反复的尿潴留,不能自行排尿,需要下导尿管;
②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残余尿仍然大于50ml;
③反复的泌尿系感染;
④反复的血尿;
⑤出现其他的并发症,如膀胱结石、双肾积水、痔疮、疝气等;
⑥排尿困难症状比较严重,口服药物效果不佳,影响生活质量。
2.手术方式:
①常用经尿道前列腺激光/等离子切除术;
②微创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

③长期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加会影响膀胱功能。术前需完善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情况。如果膀胱功能良好,术后排尿困难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如果膀胱功能欠佳,术后排尿困难症状可能改善不明显;
④术后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术后3个月逐渐改善。如果术后合并尿路感染、严重血尿,则需要及时治疗;
⑤术后继续口服非那雄胺片1个月降低延迟性出血风险;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则根据排尿症状酌情使用。
四、生活建议:
顺从医嘱,坚持用药
定期检查
不憋尿,不喝酒,咖啡及浓茶
少吃刺激性食物
少骑自行车
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
本文是王旭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