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何以治疗月经不调?
近日,46岁的赵女士因三个月不来月经,伴小腹腹痛、困倦乏力、畏寒肢冷、烦躁不安、纳差,来到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安军明主任医师门诊寻求针灸治疗。经安军明主任医师三次针灸治疗,赵女士的月经来潮,月经量多,伴有血块,小腹痛消失。那么针灸何以治疗月经不调?一起来听听安军明主任医师怎么说。

安军明主任医师介绍到,月经不调是临床常见病,指月经的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经行发生异常的一类疾病。引起月经不调原因有内分泌紊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全身疾病以及精神因素。此外,寒冷刺激、不规律饮食、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可也导致月经不调。祖国医学认为,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胞宫气血失和,导致月经不调,尤其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肾藏精,精化血。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经方可来潮。脾生血影响经血的生成,脾统血有助于经血的正常排泄。肝藏血,主疏泄,肝气条达,肝血旺盛,下注冲任,血海按时满溢,月经按时而至。

安军明主任医师针灸治疗月经不调时,近取气海穴、关元穴、中极穴以调理冲任。气海穴位于脐中下1.5寸,气为血帅,统摄血液,针刺气海穴可大补元气,调节下焦气机。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位近胞宫,是任脉与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经交会穴,还与冲脉相通,针刺关元穴可固本培元、益气调经、是调理冲任的要穴。中极穴位于脐下4寸,针刺中极穴可调理冲任经气,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选取此三穴体现腧穴的近治作用。远取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太冲穴以健脾胃、调气血、补肝肾。足三里穴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针刺足三里穴健脾胃、助运化,促气血的生成。三阴交穴为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针刺三阴交穴可疏通肝、脾、肾三经的气血,对少腹痛改善尤为明显,是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要穴。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针刺太冲穴具有滋养肝血,疏泄肝气、行气活血的作用。诸穴合用,共奏调养冲任、健脾补肾、调和气血的作用,故可治疗月经不调。
稿件来源:针灸推拿康复科 李晓丽
稿件审核:针灸推拿康复科 安军明
本文是安军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